【大公報訊】記者俞晝杭州報道:京東大數據研究院首席數據官劉暉指出,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潛移默化地帶動或培養了很多消費者夜間消費的習慣,對於整個線下「夜經濟」成長也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未來隨着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從不打烊的數字經濟會進一步助推實體經濟,「夜經濟」的成長只是一個鮮明的例證,更多行業會從數字技術和傳統商業模式的結合中獲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表示,互聯網在培養消費者夜間消費習慣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第一是讓消費者養成了夜生活的習慣,第二是解決了實體店的信息共享問題,第三則是提供了線上線下資源整合的概念,將夜間消費的服務鏈條關聯起來,真正讓夜經濟形成暢通的流線,解決消費者在夜經濟裏的痛點。
財經作家杜博奇認為,夜經濟屬於消費時長的拉伸,本質上來說是城市化的必然結果,而餓了麼等本地生活服務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推動了夜經濟。比如,今年很多城市的藥店可以24小時買藥,凌晨以後消費者可以在手機App下單,30分鐘內就能在家中收到藥品。夜經濟來臨以後,跑腿服務、自動售賣機等領域會出現更多投資和創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