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上月金融數據快將發布,市場機構認為,在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及季節性因素推動下,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料在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至1.85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亦有望維持2萬億元左右水平,且社會融資存量增速或現回升。有分析師強調,儘管金融數據仍續改善,但信用分層的緩解或仍待時日。
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坦言,歷年上半年信貸投放平均佔比為58%,按「貨幣信貸增長與名義GDP相匹配」的要求,今年首5月的全年隱含信貸增速處逐月回落中,該勢頭若在6月延續,新增人民幣貸款或為1.75萬億元,較前值提升5700億元,隱含全年信貸增速為12.4%。他續稱,前5個月的全年隱含社會融資增速同樣呈現「逐月回落」格局,該勢頭若在上月持續,6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或約2.2萬億元,較前值提高8000億元,隱含的全年社會融資增速為10.8%。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表示,剔除6月新增信貸環比反彈的季節性因素,前期「分步降準」效應正逐漸顯現,監管層亦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預計新增約1.85萬億元人民幣貸款。
申萬宏源宏觀高級分析師秦泰指出,在製造業和基建投資的邊際性改善,有望帶動6月企業中長期信貸增長5300億元,而貨幣政策對民企、小微企融資的支持,亦將令企業短期貸及票據融資增長4000億元;此外,房地產銷售的平穩,也預示居民信貸整體將繼續增長,料上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8萬億元。
秦泰強調,上月「表外融資」合計或淨減少約1500億元,但專項債發行、企業債融資有望分別新增1500億元,加之去年6月「表外融資」持續大幅收縮帶來的低基數因素,「6月社會融資規模或約2萬億元,社會融資存量增速有望回升至10.8%」。
海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姜超對中國6月份金融數據的判斷相對謹慎。5月「非標融資」的大幅少減的趨勢在未來料將延續;另綜合6月專項債發行明顯提速,企業債淨融資規模僅小幅回升等因素判斷,「6月新增信貸規模或為1.5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或為1.97萬億元,M2增速可能回落至8.3%」。魯政委就估計,6月狹義貨幣M1同比增速或達3%,較前值回落0.4個百分點,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或達8.8%,較前值提升0.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