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好好照顧」創始人梁凱喬(中)、李燕儂(右)\受訪者提供
由於安老院舍資源緊張,以及生活習慣等原因,香港65歲以上長者群體中,超過九成獨居或與家人同住。如何在老年人獨處期間提供安全保障,成為全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本港兩位後生仔基於語音識別的AI(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一站式家居養老看護系統「好好照顧」,以解香港家庭的後顧之憂。\ 大公報記者 李靈修
香港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香港65歲以上長者人數達117萬,佔總人口比例達15.9%,料該佔比至2036年將上升至31.1%。其中,僅8%的長者入住安老院舍,獨居住戶佔比14%,與家人同住的佔比77%。
將靠數據變化提預防建議
「好好照顧」創始人李燕儂與梁凱喬經過近半年的市場調研後發現,本港安老院舍的設施充足完備,惟家居類的看護系統缺乏有效解決方案。李燕儂稱,現時市面上流行的家居養老設備以歐美產品為主,並不適合香港老年人獨立使用,系統設計方面也不夠貼心、本地化程度較低。
據介紹,「好好照顧」包含三大部分,分別為AI系統、IoT智能家居系統、GPS室外定位追蹤。開發者通過開發軟件,以IoT實時探測、收集及運用大數據,並依靠AI技術確保長者在家及外出安全,以樂齡科技優化生活品質。李燕儂表示,該系統未來還將進一步開放,在監測用戶活動情況後加以分析,就數據變化進行預報或提出預防性建議。
特意開發廣東話識別技術
梁凱喬指出,香港人特別注重隱私問題,「好好照顧」在設計之初即減少攝像頭的使用。「屋企人都話討厭被人監視,家裏裝鏡頭如同在坐監。」研發團隊為此在語音識別選項中特意開發廣東話識別技術。李燕儂續稱,目前市場上幾乎未見過針對家居場景的廣東話語音識別,藉此優勢「好好照顧」可面向內地廣東省及東南亞市場進行推廣。
須注意的是,香港特區政府在長者照顧方面注重科技創新應用。特區政府在2017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設立的10億港幣「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安老相關的社福機構購置及試用樂齡科技產品,改善長者生活,並減輕護老者及護理人員的負擔與壓力,相關措施同時涵蓋康復服務單位。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上月22日出席第二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開幕儀式時表示,該基金將於2018年12月3日起接受相關院舍及機構申請,預計超過1260間服務單位將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