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港培育法律人才 助力「一帶一路」發展

時間:2023-06-27 04:02:57來源:大公报

  圖:各界嘉賓出席「一帶一路」十年:經驗分享與法律風險防範講座。

  今年正值「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自2013年至2022年間,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年均增長8%;向外投資累積2400億美元。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昨日表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需要以法治為基礎,構建公平、透明國際經貿規則體系。律政司正構思如何協助國家培養高質量涉外人才,希望盡快落實構想。中聯辦法律部部長劉春華在同一場合上稱,國際商會(ICC)把握香港發展大勢機遇,並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探索提供專業支持。國務院國資委政策法規局局長林慶苗稱,中國企業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打氣加油。\大公報記者 周寶森(文) 何嘉駿(圖)

  林定國昨日出席「『一帶一路』十年:經驗分享與法律風險防範」講座時指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需要以法治為基礎,構建公平、透明國際經貿規則體系。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國家支持港成亞太仲裁中心

  至於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角色,林定國表示,在國家支持下,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作為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應該更好地發揮普通法制度的優點。他續稱,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解決爭議中心。國際管理學院早前公布《2023世界競爭力年報》中,有關商業法規環節,香港排名全球第一位。香港具有豐富國際經驗的法律人才,提供各式各樣法律服務。

  林定國透露,律政司正構思如何協助國家培養高質量涉外人才。就這方面想法,律政司會與國資委、商務部、國家企業、民營企業增加溝通,希望盡快落實構想。

  「一帶一路」10周年 推進逾3000項目

  劉春華表示,在過去十年,總共有151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扎實推進3000多個項目,在沿線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這些國家有4000萬人擺脫貧窮。與此同時,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造國家地標、民生工程項目。ICC長期積極參與國際經貿往來,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在國際社會積累良好聲譽,繼續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專業支持,支持會員搭上「一帶一路」快車。

  劉春華指出,ICC在香港回歸祖國後不久,便在香港設立辦事處,向世界推廣香港營商優勢。當前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新階段的關鍵期,希望作為「一國兩制」的參與者、受益者的ICC,能夠把握香港發展大勢機遇,凝聚香港商界及解決爭議的人士,共同向國際社會客觀講述香港實際情況。

  林慶苗稱,「一帶一路」倡議正式提出的十周年之際,由倡議到行動,由願景到現實,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成為國際受歡迎的合作平台。過去十年,央企積極響應,堅持市場化建設項目,重點項目成果豐碩,包括中老鐵路、雅萬高鐵,以及中俄、中緬等天然氣管道項目,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為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打氣加油。

  林慶苗強調,央企在參與項目建設時,着重生態保護、積極投入公益事業,改善當地民生,協同發展。國資委要求央企合法合規經營作為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前提,編印24個國家風險防範指引。ICC在2018年成立「一帶一路」委員會,是推動沿線國家合作的重要平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