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第五波疫情襲來 港跨境司機紛紛自救 搵散工割肉賣車

時間:2022-04-21 16:01:14來源:大公网

  香港第五波疫情導致大量跨境司機感染新冠疫情,為了嚴控輸入,深圳市在深圳灣和文錦渡等口岸推出接駁站,并在各區推14個貨物接駁站。貨柜運輸業總工會主席陳迪手4月上旬告訴記者,最近對上千跨境司機的調查示,有90%司機已停工,許多跨境司機生活因此陷了困境。不過,眾多跨境司機紛紛尋找自救的對策,有的在香港給食品公司開車送貨,有的開車送貨打散工等,更有的為了減少疫情沖擊,將兩輛跨境運輸車割肉70多萬港幣甩賣,以減少損失。

恒峰物流跨境貨車,目前因疫情往返深港大幅減少,許多業務改為駁船海運 記者 李昌鴻 攝

  香港打散工 收入少逾一倍

  從事跨境轉口貨物運輸的香港司機盧佐朝,小時候在廣東陽江長大,后來跟著港籍的父親入籍香港,從事跨境運輸工作,時間已有十多年。目前他四十多歲,坦言這是許多跨境司機中最為年輕的,很多同行都已五六十歲。

  多年來他在一家香港跨境物流運輸公司工作,開車到東莞沙田保稅區拉電池、電子等產品到香港碼頭轉口,一個月收入約2萬多港幣。他和太太在深圳龍華購買了一套小產權房,家里三個孩子,最小的只有幾歲,因為要照顧孩子,太太沒有上班。然而2020年初新冠軍疫情爆發以來,因為深圳為嚴控疫情,對跨境司機實施閉環管理,2年多來他未能回家與家人團聚,只有通過視頻與家人問候,以解相思之苦。因為香港房租很貴,為了節省費用,他與許多內地入籍香港的跨境司機一樣,晚上在停車場的車上過夜,這樣的生活已在香港度過十多年。

  香港第五波疫情對盧佐朝的工作影響非常大,深圳嚴防疫情輸入,加強了對跨境司機的閉環管理,3月中旬盧佐朝北上大灣區拉,不過其公司20多輛跨境車因為疫情已一大半停駛。主要是有的同事因是疫情密切接觸者或者臨近染疫的大廈,因此暫時不能北上。為了防止感染,他在香港盡量不下車。「我早上六點多起來,然后開車過關,北上大灣區拉貨,經常干到晚上約十點才收工,一天工作十四小時。因為疫情,我在香港也不敢下車,偶爾下車也是去超市購買許多面包,一日三餐至少兩頓是面包。」

  不過,3月下旬盧佐朝就因為新的同事感染疫情,作為密切接觸者,他不能北上拉貨了。剛開始幾天情緒十分低落,心情煩燥,畢竟一大家人還靠他養,壓力很大,又沒有工作和收入,心里很焦急。為了家人和擔當肩上的責任,他恢復理性,托朋友幫忙介紹打散工,幫一些公司拉貨,「但這個業務也不穩定,有時有有時沒有,做一天是一天,一個月收入大概10000多港幣,較跨境運輸少了一倍多,不過沒辦法,總比失業好。」

  割肉賣虧損75萬

  與盧佐朝不同的是,從事供港菜運輸的港人黃東明告訴記者,第五波疫情對他的業務沖擊太大了,「我原本有三輛跨境貨車北上深圳海星吉拉菜,一臺車需100萬港幣,首付之外都是月供,因為深圳嚴防疫情和成本大增,菜市檔一天要給內地接駁司機1000人民幣,加上我的費用,檔主感覺成本太高只得中斷,自己另謀出路;我感覺按揭壓力巨大和疫情影響行業前景,不得不割肉轉手了兩輛貨車,一共虧損了75萬港幣。」說罷黃東明不停地唉聲嘆氣。

  黃東明有兩個孩子,一個12歲、一個9歲,太太未上班,父母65歲也沒有工作,一家六口住在父母在天水圍申請的公屋,因此感覺生活壓力很大,賣車巨虧影響他的情緒。但是想起自己肩上沉重的責任,他又振作起來,經過多方尋找,便用自己的車給食品公司拉貨,包括肉、菜、罐頭等。「我早上七點工作,一直要工作到晚上收九點多;我去給一家店送肉菜,又要給另一家店送副食品等,一天忙得連軸轉,工作14小時,月收入也就10000多港幣,工作時間與以前供港菜運輸差不多,但收入只有以前的一半不到。但是這是沒辦法的,自己只能適應,真心期盼香港疫情在內地支援得到控制后,我將會再度北上拉菜。」

  跨境司機:拉一次貨需兩天時間 工作太辛苦只得忍受

陳文送表示,現在開一趟物流物流車需要兩天時間,感覺很辛苦 記者 李昌鴻 攝

  香港九成跨境司機已停業,目前仍在跑在兩地貨運的跨境司機陳文送仍是幸運的,現在他一周可以北上拉兩次貨,不過,他感覺太辛苦,每次北上排隊過關要近20小時,拉一趟貨要2天時間。為了養家,陳文送仍然堅持著。

  在3月中旬,香港第五波疫情蔓延到深圳、東莞等地,陳文送長期拉貨的東莞長安一工廠因為疫情暫時停業,一段時間沒有業務,便在香港找一些散工做。4月以來,東莞工廠又有貨找他拉,于是便開車北上,不過與以前不同的是,深圳嚴防疫情,香港司機只能將車開到深圳灣口岸接駁站,再由內地司機開到工廠拉貨,之后他在接駁站再將貨物拉到香港碼頭轉口,出口公司的運輸成本較以前多了兩倍。

  陳文送4月13日晚上從上水出發,半個小時便到了深圳灣口岸排隊,先要做核酸和體溫檢測,要等4小時后有陰性結果才可以排隊過關,他要等到第二天晚上6點才到深圳灣接駁站,時間長達18小時,有時甚至要20小時,然后在接駁站工作人員對他的車進行全面病毒消殺,之后內地司機開車趕赴東莞工廠,約8小時將貨車開到接駁站,他便再將貨送到香港葵涌碼頭。

  由于收入下降,現在陳文送和家人生活節省了不少,多購買青菜和便宜的糧食,豬肉貴便少吃一點,只要身體健康就好。這次香港疫情影響很多港人,有的跨境司機因為停業一家人生活受到了影響,只有暫時先吃老本。

  不過,陳文送也時常積極幫一些工友,由于他們染疫后在深圳隔離,回鄉證又過期,他便幫其找深圳工聯會深圳中心解決,直到他們順利返港。

  跨境物流業務下滑八成

周長斌告訴記者,因大量香港司機不能北上他只得將大灣區貨物通過中山港駁船運到香港轉口 記者 李昌鴻 攝

  香港第五波疫情對跨境物流公司業務沖擊很大,一方面大量香港司機停業,另一方面嚴厲的接駁站令業務難以開展,有的物流公司下滑下滑八成。不過,有的跨境物流公司將貨物轉到中山港,避免業務受到大幅沖擊,不過也下滑了三四成。

  長期從事跨境貨流的深圳鴻泰信物流董事長李輝表示,因為香港疫情公司香港司機現在很少可以過來工作,公司69輛跨境貨車,有跨境司機30多人,因深圳嚴防香港疫情輸入,對跨境司機嚴格閉環管理,并在各個區設立接駁站,香港司機要在車上呆20個小時,很多司機感覺時間太長而不愿意做,有的因為居住小區有疫情也不能北上。公司目前能夠工作的跨境司機僅9人,不到跨境司機問題的三成,因此這對業務影響很大,大量客戶的貨物無法運到香港轉口,因此流失了許多客戶,今年以來業務較去年下滑了約八成。

  為了應對困境,公司將部分貨物改走駁船海運,其占業務的20%,不過海運費用并不便宜, 40尺高柜運費需要1萬元人民幣,包括兩地拖車,而陸運同樣昂貴,10-12噸跨境貨車需10000元,耗時要3天。

  恒峰物流董事總經理周長斌告訴記者,因為香港疫情令公司業務在3月中上旬一度中斷,大量香港司機停業,目前也僅有近十輛跨境物流車在運作,僅為平時的三分之一。為此,公司通過中山港用駁船轉運到香港碼頭,因為中山港從周一到六每天都有駁船,因此可以將深圳和東莞的貨物運到中山轉往香港,其中快船最快時間只需3天。此外,公司還利用大鏟灣新開到香港青衣碼頭的駁船發貨,不過成本貴過中山港。盡管如此,公司今年以來業務仍下滑約三四成。

  多方期盼港府 將跨境司機納入保就業計劃

  

一些跨境司機期盼港儲能夠將跨境司機納入保就業計劃 圖為供港菜司機開車進入文錦渡口岸 記者 李昌鴻 攝

  香港貨柜運輸業總工會主席陳迪手表示,3月底深圳在許多區推出14個接駁站,工聯會就新措施發問卷了解司機意見,顯示90%司機停工、85%司機全無收入。他說,在現行做法下,香港跨境司機須自費雇用俗稱「騎師」的內地接駁司機,而且近日更出現加價潮,相當于變相減薪,導致司機入不敷支。工聯會最近促請港府將跨境司機納入保就業計劃受惠范圍。

  香港跨境運輸運輸陳文送告訴記者,香港司機為維持生計,愿意接受更高防控要求,包括閉環管理。此前,3月底,工聯會也建議可對香港跨境司機實施閉環管理,限制指定封閉隔離區內活動,并加封條措施確保司機全程不落地直達作業點,杜絕傳染風險。

  對于工聯會建議港府資助跨境司機這一困難群體,許多跨境紛紛表示贊同和期盼,供港菜司機張偉文表示,新措施下收入不足維持開支。他早前染疫,被移除名單21天,目前仍處停業狀態,沒收入下仍需支付后勤開支,令其生活陷困境。跨境司機黃東明表示,希望港府能夠響應工聯會將跨境司機納入保就業計劃受惠范圍,可以減少他辛苦養家的壓力。他稱,一家六人僅自己一人工作,父母年邁未有工作和收入,目前在香港打散工一天辛苦工作14小時也就1萬多一點港幣,除了房租和孩子學習費用,剩下錢真的不多,一家生活面臨困難。

  65歲跨境司機黎曉光告訴記者,因多種原因,他現在沒有北上江門拉貨,以前經常從那里拉冰鮮雞供應香港市場。如何無事做自己不有強積金,只靠以前一點積蓄,老婆在深圳租房還需他支付一個月數千元房租,感覺壓力先生大。如果港府對跨境司機納入保就業計劃,將如雪中送炭。

相關新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