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萬代彝憲 天安門華表/姜舜源 文、圖

時間:2018-06-13 03:15:54來源:大公網

  圖:北京天安門前西側的華表

  樹立在天安門前後的一組四座華表,是上古唐堯虞舜時代「誹謗之木」的遺存,反映中國古代以「民本」思想為基礎的政治文明。如今能夠見到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春秋末期鄧析(公元前五四五至公元前五○一年)《鄧析子》:「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誹謗,意近今之「詆毀」、「譴責」,即使古漢語也不是褒義的,但正如秦朝呂不韋《呂氏春秋.貴信》所言:君臣不守信,缺乏契約精神,百姓就有權力誹謗,社稷江山也不會安寧。《呂氏春秋.自知》也記載:「堯有欲諫之鼓,舜有誹謗之木。」東漢學者高誘註釋:欲諫之鼓,有事想進諫,就擊鼓;誹謗之木,是讓人把當政者的過失,公開書寫並發表在此木柱上。誹謗木的功能,略似以前的「公眾意見箱」,如今政府網站舉報信箱。因為傳自上古,史料也有記作堯立「誹謗之木」、舜置「敢諫之鼓」。總之,諫鼓、謗木,均創自堯舜時代。

  歷史地、實事求是地看,這在四千年前,無疑是政治昌明的表現,同時為後人垂示了萬代彝憲。正如偉大史學家司馬遷評價的:「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記.五帝本紀》)隨着社會發展,誹謗木演化為華表,立於皇城正門外,既是中國建築科學技術和藝術發展的結晶,也表達了世代中國人對政治清明的追求,以及「致君堯舜上」的期許。唐宋「烏頭門」、後世欞星門、牌坊、牌樓,甚至日本的「鳥居」、朝鮮的牌坊,都由謗木發展演變而成,或與謗木有淵源關係。

  天安門華表,大中華象徵

  在明清宮闕建築中,華表是以四座為一組出現的。天安門前後四座華表是明清華表的代表作,反映了古代華表建築的最高成就。它們於明永樂十四至十八年(一四一六至一四二○年)北京宮殿興建工程中建造,迄今已有六百年歷史。四座華表形制、高度基本相同。但根據現存明清其他華表情況看,門前的一對應略大於門裏的一對。

  每座華表由三部分、五大結構組成。三部分,即柱頭、柱身、基座,其中柱身是主體。五大結構,即基座部分須彌座,柱身部分盤龍柱及頂部交插的雲版,柱頭部分承露盤、柱頂神獸。三部分通高九點五七米,總重約兩萬多公斤。柱身、基座都是八面體,象徵上古《河圖》「八柱承天」。柱身八面體的轉角處為弧線型,直徑九十八厘米,通體淺浮雕盤旋升騰的一條四足五爪雲龍。升轉雲龍纏繞柱身,上方龍首東西相向,神采飛動,騰雲駕霧,扶搖直上。柱身頂端是橫向貫穿的雲版,保留古代「以橫木交柱頭」的「交午木」、「誹謗木」的遺制。升轉雲龍造型,象徵着中華民族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的文明,根深葉茂、蓬勃向上的磅礴氣勢。

  升轉雲龍柱身與雲版交插之上是柱頭,其中底部是圓形雲盤,稱為「承露盤」。漢武帝造銅鑄仙人,雙手擎銅盤,以承接天降甘露,飲後長生不老。此後柱頂雲盤便稱為承露盤。華表上的承露盤,由上下兩層雕飾仰覆蓮圖案的圓盤組成,中間有一道珠子,彷彿人們戴的項珠。承露盤上立小獸,名稱則眾說紛紜。最通行的說法是「望天犼」,似犬,食人。還有世俗化的說法,說門裏一對叫「望君出」,希望皇上多出去體察民間疾苦;門外一對叫「望君歸」,提醒皇上不要迷戀外面花花世界,流連忘返。

  筆者認為,這組華表柱頭裝飾和須彌座基座是上下呼應的,都源於佛教題材。須彌為佛經中佛教聖山「須彌山」;猛獸犼也是佛教中常見動物,例如清代《揚州畫舫錄》記載,揚州重寧寺佛作採用皇宮內工做法,其中包括佛座、獅吼、犼、象、神馬諸類金漆油畫。唐宋起華表逐漸由木製改為石製,華表頂端的神獸,南北朝時有鳳凰,宋代往往是仙鶴。北京金代盧溝橋,橋頭兩端四座石質華表,石柱上端橫貫雲版,柱頂有蓮花座式圓盤,圓盤上為石獅。這是明清華表的底本。矯健向上的犼,比蹲立雄踞的石獅,更符合華表矗立堅挺的整體造型。

  華表八角形漢白玉須彌座基座,四面雕刻雲龍;外面四周環繞白石雕百花欄杆,欄杆四角柱頭上各雕一隻小石獅,頭向與「望天犼」一致,即天安門前的朝南,天安門裏的一對華表朝北。

  明永樂建成北京宮殿,大臣楊榮《皇都大一統賦》描述承天門(天安門)前華表:「若夫飛閣峨峨,實為承天(承天門);繡楹霧簇,畫栱星聯;踞石猊(石獅)之盤礴,竦華表之巋然。」清代《順天府志》描述:「長安門內正中南嚮者,為天安門。……是為皇城正門。門五闕,重樓,九楹,彤扉三十六。門外華表柱二,金水橋環之;門內亦華表柱二,東西兩廡各二十六間。」

  環境藝術,完美境界

  天安門華表柱身雲龍形制,與太和殿蟠龍金柱相似,因此筆者認為其正式名稱,應為「江山萬代升轉雲龍」。太和殿六枝金柱均為十米多高,與天安門華表高度相當;每根周長三米多,與天安門華表直徑九十八厘米的柱身相當。漢白玉的華表柱身升龍為淺浮雕,木質的太和殿金柱升龍為「瀝粉貼金」淺堆塑,都沒有採用高浮雕、棱角分明的手法,追求的是與周圍建築雍容華貴、典雅大方的總體風格協調一致。

  明代紫禁城前身「元大內」,石活由元代石雕藝術家楊瓊主持。元大內承天門(午門)前金水橋,即今故宮斷虹橋,就以龍、獅子等石雕聞名於世。永樂拆除元大內重建紫禁城,充分吸收了元大內建築成就。這組石雕華表,是在繼承發展前代優秀成果基礎上的創造,其形制近乎完美,工藝爐火純青,反映了明代石雕藝術的發展水平。

  這一組四座華表,在平面布局上為正方形,拱衛和烘托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城樓。這也是明清華表的基本布局。華表的高度,與天安門城樓有一定的對應關係。天安門城樓總高三十三米,從地面到城台頂步,高為十二點三米,到城台台面大約在十米左右。九點五七米高的華表,與城台高度基本一致,而稍低於城台。

  明清時代天安門前到大明門(大清門)之間,兩側為「連簷通脊」的「千步廊」,中間御道兩側即為「天街」,廊內及廊後一組組院落,是朝廷六部的公署,方便皇帝隨時宣召六部大臣進宮議事。由大明門北望,天街北端兩側正是這一對華表,華表、石獅原在千步廊盡頭,與天安門聯繫一體。進入大明門,華表、金水橋、石獅、天安門城樓,便層次分明、秩序井然地進入人的視域。環境藝術設計,臻於完美境界。只有五千年文明綿延不絕,並不斷發揚光大的中華民族,才具有如此深沉、雄渾、輝煌壯麗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景觀!

  細心的人們可能發現,天安門前西邊華表柱身的頂端,有一塊明顯的補丁。那是一九○○年八國聯軍進犯北京,炸毀正陽門,炮轟天安門,留下的傷疤。後來雖經補綴,但與原作終非渾然一體,成為抹不掉的記憶。西方帝國主義的炮彈,轟醒了近代「洋務運動」以來,真誠以洋人為師的中國人。十幾年後「五四運動」,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探索自己民族復興之路。

  天下明德,自虞帝始

  《史記.孝文本紀》記載,漢文帝於二年(公元前一七八年)十二月對大臣們說:上古聖帝明君治理天下,朝堂上有進善之旌(標示納諫的旌旗)、誹謗之木,用以暢通政情,鼓勵吸引批評意見,於是決定照辦。因此東漢高誘指誹謗之木,是「書其善否,於華表木也。」西晉學者崔豹《古今注》:「堯設誹謗之木,何也?答曰:今之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表王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衢路也。秦乃除之,漢始復修焉。今西京謂之『交午木』。」東漢學者服虔、應劭也有類似解釋。

  桔槔,井上汲水的一種工具,在井旁樹上或架子上掛一槓桿,一端繫水桶,一端墜大石塊,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古漢字「華」、「花」同字,華表即花表。歸納漢代華表或曰表木這一設施,有如下要素:第一,形狀是柱頭十字交叉的木柱,「狀若花」,方稱得上是華表;第二,位置是設在「大路交衢」即城門、橋樑等交通要道旁;第三,功能是「表王者納諫」,或者「表識衢路」即類似指路牌。根據這些特徵,華表始於堯舜時期,舜帝是發明人。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帝事跡,堯帝在世時令他「慎和五典」,以觀察其行政能力,舜帝「賓於四門,四門穆穆」;堯帝駕崩,舜帝完全執政後,「辟四門,明通四方耳目」;《尚書.堯典》也稱舜帝「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這幾處相同的記載都說明,舜帝施政的一個重點,是放在城市四門,在此交通要道設置誹謗之木,廣開言路,虛心聽取大眾意見,運用於社會治理。那時隨着經濟發展,正是城市開始形成時期,城門擔當着特殊的角色。

  華表、謗木在漢代基本上保持着表木的功能,大約在東漢起逐漸向建築附屬設施轉變,至魏晉完成,南北朝時已經是建築附屬設施,甚至是獨立建築。中國古代建築經典著作宋《營造法式》,認定三國魏晉時期,立在驛站、官署等作標誌的木柱為華表:屋上有柱,出高丈餘,有大版貫柱四出,名曰桓表。當時桓、華音近,華表早期曾稱「桓表」。南北朝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宣陽門外四里至洛水上,作浮橋,即永橋,「兩岸有華表,舉高二十丈。華表上作鳳凰,似欲沖天勢。」因為此橋處在京城洛陽,通往南郊天壇御道上。如今有人將現存這時期不少陵墓石柱當成華表,其實只有鐫刻銘文的南京南朝蕭景墓石柱可稱華表,因為它有交叉結構的柱頭。

  聞鼓謗木,孿生兄弟

  至於唐宋「烏頭門」、後世欞星門、牌樓與謗木的聯繫,皆起於牌坊。清代學者鍾襄《考古錄》考據極精闢:「人所在之里為坊,始於漢宮,有『九子坊』。今道路之交,建木表,名即堯時『誹謗之木』,後世謂之『華表』。」城市街坊路口仿華表形制,設立木架子,額枋上書寫坊名,作為標誌,這正是牌坊的起源。清代也經常稱牌樓為華表,乾隆欽定《日下舊聞考》,稱北海大橋東西兩端「金鰲」、「玉蝀」兩座牌樓為華表:「太液池在西苑,中亙長橋,列二華表,曰:金鰲、玉蝀。」

  「聞鼓、謗木」是一對孿生兄弟,互為補充。登聞鼓方面,後世繼承發展,各級官府公堂門外設一面大鼓,老百姓可以「擊鼓鳴冤」。而在中央政府層面,漢、晉、唐、宋、明、清各代,均設立登聞鼓院。如果說明清北京天安門外華表,已經成為禮制建築或者說建築裝飾,那麼天安門前西長安門旁的「登聞院」,則繼續承擔接受公眾投訴的功能,作為老百姓在層層報官之後,仍投訴無門情況下,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其功能相當於如今的國家信訪局。

  明末孫承澤《春明夢餘錄》記載:明代登聞鼓院在西長安門,小廳三間,東向,旁邊一小樓懸鼓,俾冤民擊之。每日中央政府監察院的科(對應中央六部)、道(對應地方各省)官各一員、錦衣衛官一員,輪流值班。接到老百姓投訴有冤抑,而有關機構不為審理;或者老百姓越級告狀到各省通政使司(類似朝廷在各省的特派員),通政使司又不為轉達的,值班官員審理屬實,就列明案情,直接報告監察院等朝廷有關機構。

  清光緒《順天府志》記載:清朝登聞鼓院沿襲明制,仍然在西長安門外,設滿族、漢族科、道官員各一位執掌。雍正二年起,這項功能併於通政司承擔,延續兩千年的登聞鼓院結束。到登聞院擊鼓鳴冤必須案情屬實,《大清律例》明確規定,「擊登聞鼓申訴不實者」,予以治罪。

  北京城內現存華表,還有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劫後遺存的安佑宮一組四座,被分離安置在北京大學主樓前、國家圖書館老館主樓前。近郊明十三陵一組四座;遠郊河北遵化清東陵三組十二座,河北易縣清西陵兩組八座。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一一八九年)的盧溝橋,一組四座華表,是北京地區現存最早華表。

  (作者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者、北京市檔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