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藝術人生為線索 換個角度看蔣勳

時間:2018-06-13 03:15:53來源:大公網

  圖:蔣勳向嘉賓及媒體介紹展品,其後是二○一七年的油畫《縱谷之秋》/大公報記者夏微攝

  【大公報訊】記者夏微上海報道:由佳士得主辦,「天地有大美─蔣勳的藝術人生」特別展覽正在上海佳士得藝術空間(上海市圓明園路97號安培洋行)舉行,以蔣勳的藝術人生為線索,展出其數年來的藝術創作、手稿文件、作品朗讀等,其間還舉辦包括「天地有大美─文人─詩書畫─長卷」藝術講座在內的一系列活動。這也是蔣勳在內地的首次藝術展覽,展期至六月十五日下午六時,免費向公眾開放。

  內地首個藝術回顧展

  作為美學與文化藝術的重要推廣者,年屆七十的蔣勳自身也一直從事藝術創作,他的創作源於生活,在藝術中融入文學的氣息。台灣的太魯閣,淡水的風景,日出與日暮,在他的作品中,都是心情的寫照。二○一四年,蔣勳應「台灣好基金會」的邀請,擔任池上駐村藝術家。位於花東縱谷的池上是台灣有名的稻米之鄉,幾百公頃的稻田在終年不斷的風中翻浪,遠處山丘白雲連綿。蔣勳在此畫下了美不勝收的風景,寫下了直抒胸臆的詩句。種種與「天地」、「生活」有關的歲月記載,在詩、書、畫相互自在交流融通的結合背後,是一個開闊的藝術生命的態度。

  談及那段經歷,蔣勳感慨道:「當時到了池上走進田裏去,突然發現『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八個字是罵我的,內心很受觸動,我們作為知識分子,大學裏學了專業知識,但是對於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卻一無所知,當時就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慚愧感……」不僅如此,在池上的生活,也讓蔣勳對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有了新的深刻的認識。

  展品中有一件蔣勳五十年前創作的畫作是首次公開展覽,他介紹:「一九六八年,當時我大概大二、大三,讀了法國小說家加繆的《異鄉人》,就很感動怎麼會有一個小說家對於人性、叛逆、孤獨講得這麼好,那時有一張小小的加繆的照片,就畫了一張,用膠帶貼在了我的書桌的牆上,慢慢的這幅劃破碎、泛黃,後來有朋友說這麼久的作品為什麼不裱起來,我才把它裝了畫框。」在蔣勳看來,這並不算是一幅真正意義上的作品,「只是一個文青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感受的一種記錄。」

  為蔣勳「聲音」開闢展廳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蔣勳就為大眾解說《紅樓夢》、解讀西方藝術史。內地網絡音頻應用程式「蜻蜓FM」二○一七年將當年的音訊資料整理為錄音集「蔣勳細說紅樓夢」,在網絡上以付費閱讀方式播出,迄今播放量達二億多次。佳士得此次還為蔣勳的「聲音」開闢了一個專門展廳。觀眾佇立展廳,就可以一邊享受入室而來的陽光微風,一邊聆聽蔣勳解說藝術。

  本次展覽由谷公館協辦,蜻蜓FM支持。更多資訊可瀏覽網址www.christies.com,或關注微博「佳士得國際」及微信官方帳號「Christies1766」。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