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花車大遊行是玫瑰節歡慶的高潮
作者供圖
坐落於美國西北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被稱作「玫瑰城」:其溫和多雨的冬季與晴朗乾燥的夏日,最適合於玫瑰生長。波特蘭國際玫瑰實驗園─全美最佳玫瑰園,位於威拉米特河西岸,與市中心隔河相望。園中的一萬餘株玫瑰,由來自世界各地的五百多個品種育成。每年五月下旬至六月中旬期間,玫瑰花盛開,波特蘭舉城歡慶「玫瑰節」。節日盛事要持續二十天以上,有焰火晚會、音樂會、玫瑰觀賞、賽車,還有黃昏賽跑和星光遊行等各項活動。
一九九七年三月,我從寒冷的芝加哥城搬到波特蘭,頓感春風拂面。濛濛雨後,日麗雲白,威拉米特河水由南向北,靜靜地流經城裏。站在河邊向東方眺望,胡德雪山的倩影若隱若現。轉眼春去夏來,一天,城中廣場上架起了「彈射椅」,膽子大的便爭着去坐,還招來更多人在一旁看熱鬧。隨着座椅被彈向高處,從半空中傳來了歡聲笑語。我邊走邊看:濱河公園一帶搭起了狂歡村,「碰碰車」、「海盜船」、「激流勇進」等遊樂設施,被酷愛刺激的年輕人團團圍着;馬戲團小丑的滑稽表演,把男女老少所有觀眾都逗得開懷大笑。還有很多攤販,出售風味小吃和各式手工藝品,生意紅火得像免費贈送一樣。那便是我所經歷的第一個「玫瑰節」。狂歡的第二周又被稱作「艦隊之周」,美國海軍和加拿大海軍的艦隻停泊到濱河公園岸邊,艦上水兵漫步玫瑰城,與市民共度佳節。
哈里.雷因是富有遠見的市長,在他的倡導下,波特蘭於一九○七年開始舉辦玫瑰節慶祝活動,旨在擴大該城影響。花車大遊行是玫瑰節歡慶的最高潮,幾十輛花車、上百個民間團體組成遊行隊伍,着節日盛裝,浩浩蕩蕩、載歌載舞地穿過市中心,沿途數十萬觀眾為之欣喜若狂!最耀眼的明星當數「玫瑰皇后」,她是在大遊行開始前才從「玫瑰王室」成員中選出的,是波特蘭和玫瑰節的象徵。「玫瑰王室」共有十五名成員,全是波特蘭地區各中學高中畢業班的女生。挑選「王室」成員的程序十分嚴格,因為參選者眾多,報名申請的手續必須在頭一年十二月完成。評選機構於三月份公布「王室」名單,當選者統統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玫瑰節」開始前,她們要參加諸多公益活動,而作為獎勵,全體「王室」成員都將獲得上大學的獎學金。「玫瑰皇后」所穫榮譽更加令人驚羨:一面刻有其名字及勝選年度的菱形金牌,將被嵌到「皇后小徑」的紅磚路面上,永遠留在國際玫瑰實驗園裏。
花車遊行固然精彩,可對我來說,另一項慶祝活動卻更有吸引力,那就是「賽龍舟」。
遠遠看到威拉米特河上有船隊開來,每條船都高高翹起龍頭、龍尾,我不禁看呆了:難道是端午節的龍舟嗎?龍的樣子我再熟悉不過,龍舟卻從未見過。待船開得近些,見船上有鼓手擂鼓。鼓聲激昂,橈手們隨着鼓聲而奮力划槳。那場面似曾相識,因為小時候我曾看過一幅明信片,畫面上是帶龍頭和龍尾的巨船,很長,船上有鼓手,還有很多橈手。父親告訴我,那是國畫,畫的是端午節賽龍舟。龍舟磅礴的氣勢,我一直記在心裏。比較畫中龍舟和眼前的龍船,二者神似,只是龍船小了太多!有趣的是:畫面上的龍舟橈手全是壯士,而龍船橈手中卻有男亦有女,有華人亦有西人,西人的面孔反而更多些。這異國的水面、龍舟,使我想起了汨羅江,想起了屈原、端午和糉子。感謝上蒼安排: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日,剛好在玫瑰節期間。
「賽龍舟」在華夏的歷史已逾兩千年。一九八九年才將其引入「玫瑰節」,到現在就有這麼多熱情參與者,相信它在「玫瑰城」會越辦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