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修羅天魔》的得與失\楊騏

時間:2018-06-03 03:15:38來源:大公網

  日本着名的商業劇團「新感線」在東京豐州興建了「IHI STAGE AROUND TOKYO」,一個舞台和觀眾席可三百六十度旋轉的大型劇院,並在此上演了最新版本的《骷髏城的七人》──《修羅天魔》。這一版本的主角從「捨之介」變成了「極樂大夫」,主演也從七年前的小栗旬換成了天海祐希。

  《修羅天魔》最出色的地方在於場景調度,這固然有賴於新建造的旋轉劇場,但導演和演員也功不可沒。劇中的場景調度手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似「蒙太奇」的剪接,利用劇場本身的旋轉來切換無界屋、骷髏城、曠野等場景;另一種則似一鏡到底的「長鏡頭」,在同一個場景內靠道具和演員完成時間上的流變。

  長鏡頭中,最驚艷的莫過於極樂大夫回憶與織田信長相遇後的換裝場面。極樂大夫本名お蘭,年少時是一名「取人性命只射一發子彈」的神槍手,在執行刺殺信長的任務時,與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初次相遇。等到回憶結束,在兩堆草叢移動至お蘭身前,遮住她身形的數秒內,她打開身上的黑色夾子除下黑衣,迅速在短短兩三秒內換上了新造型。但此處最難的還是演員,飾演極樂大夫的天海祐希要在換上新裝束的同時換上與之年齡相應的神情,以完成從「青澀的お蘭」到「成熟的極樂」到「略顯滄桑的極樂大夫」三個年齡階段的遞進,而每次轉換的時間間隔僅有兩三秒鐘,是全劇在演技方面最艱難的挑戰之一。

  因為「想令觀眾無時無刻都保持『覺得有趣』的感受」,搞笑也就順理成章成了新感線的看家本事。但搞笑是一柄雙刃劍,如果太過火,就會破壞舞台劇的整體結構,得不償失。一些冗長又累贅的橋段,不斷打散了主線故事的劇情張力,是此次《修羅天魔》最大的失算。

  新感線近年對戲劇的處理方式越來越「西方」化了。西方傳統的戲劇強調逼真的觀感,希望用「擬真」的舞台布景、服裝設計、音效音樂令觀眾身臨其境,感同身受,這方面新感線可謂做得不遺餘力。但我最鍾愛的新感線劇目,仍然是二○○三年舞台技術遠不如今日的《阿修羅城の瞳》,那才是新感線劇團華麗的外表下,力量最豐滿的一次演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