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葉歌寫的《虎爸虎媽》一文,介紹高爾夫界明星「老虎」活士的成長,他二十歲出頭就已經成了職業聯賽冠軍,在高爾夫球界排名世界第一,說他的父母自他年幼時已刻意努力栽培他,可惜他成名後因情商低,致事業走下坡。
現在香港有不少新潮年輕的父母卻認為,養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讓他們開心愉快成長,無憂無慮,自己就好心滿意足了。但這種想法有問題,也有長輩不同意這個看法,認為花這麼多心血教育和養大孩子成人,但對他們沒有期望,只要他們開心愉快無憂無慮,這無疑是將孩子培養成為廢人。
生存有什麼意義,生命有什麼價值,好像是一些很高深的問題。但其實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會影響兩代甚至三代之間的生活的和諧。
人天生都是好逸惡勞的,如果可以在冷氣間輕輕鬆鬆地幹活,是沒有人願意跑到太陽下去做粗重的功夫,如果可以早些下班回家看足球,就沒有人願意加班至八、九點。所以教導孩子人生應是有所作為的,也是有它的重要性。Rick Warren寫的《標桿人生》一書在全世界賣了六千萬本,影響了不少教徒和非教徒。
一棵樹的存在,都有其意義,他或者是一棵高大多葉的喬木,就可以給路人遮陰,或者他有很堅硬的木質,可以用來建造房屋,又或者他可以用來做傢俬或者做火柴骨,都有他生存的目的。
這樣尊貴的一個人,又有思想又有記憶,又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又能創造藝術的能力。若父母自小就告訴孩子:你只需要享受生活就夠了,真的是有點讓人不理解。
香港社會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多父母過分溺愛孩子,個人覺得做父母的應該多點鼓勵下一代如何尋找目標,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標進發,就是過程中捱更抵夜他們也是開心的。
世界是平的,全世界的青少年人都在同一個平台上競爭,愛護自己的孩子至不讓他們去和他人競爭,只會將他們變成廢人,最終他們只會終身依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