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福建中學 施宏霖
就讀中三那年,施宏霖確定自己想從事科研,「做科研需要源源不斷的好奇心、耐心、專注力和興趣,這些我都有。」談及到報考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的原因,施宏霖表示內地高考升學競爭異常激烈,能夠考上清北的學生多數都是各省「狀元」,學術實力強勁,相信入學就讀將有更多機會與全國各地的「學霸」進行經驗交流,對科研工作一定大有啟發。
施宏霖坦言在中三中四的時候一度陷入迷茫,「環境突變!大家突然口口聲聲不離DSE,壓力激增!」除此之外,學科難度增加亦令他困惑,「曾經擅長的學科在新學期考試『滑鐵盧』,心情低落。」那年寒假,施宏霖痛定思痛,開始大量練習題目、提早預習,嘗試自學中五的內容,從中摸索出一套學習方法。「Be humble!我越挫越勇。」為自己未來升學做「多手準備」的他,亦想過在香港深造。「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教育資源受到世界認可,我可以更快與國際接軌」。
談到對大學生活的期望,他希望多參加社團,「中一中二『黑暴』,中三中四又疫情,所以感覺自己學生時期沒有實感,希望大學可以彌補『消失的四年』的校園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