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生命曾經的孤寂\凡心

時間:2018-05-23 03:16:02來源:大公網

  做講座時常被問到:怎樣才能成為作家?

  答案可以很大路:得有生活經歷,得有閱讀經驗,得有文字的焠煉……這大抵不錯。但作家最需要的,是對人和各種感情的了解和理解。其獲得需有一段時間的沉寂,在那段時光裏可以清醒地認識自己和別人。

  命運曾把我甩到與大城市文明喧鬧無緣的角落,在幾乎為人遺忘的世界從事着與讀書人經歷不相符的體力勞動。那是一個湖區,湖區人口稀疏,白天可見到茫茫湖水,中心是個只有兩條街的小鎮,小鎮也就幾家商店,甚具改革開放前的封閉、貧窮的特色。在那些日夜裏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孤寂,開始了對生命痛徹的感悟。那些思考與情愫,構建了作家必須有的情感倉庫。

  後來供職於一所內地中學。中學在一個小鎮,傍着一條大江,只有兩條十字街道。人們的生活很是清貧,多沒正式工作。特別是女人,多以糊火柴盒和織魚網為生。學校有四分之一的學生是農家子弟,他們上完學還要趕回家幫着父母種田。所以學校早早就放學,下午三點多基本上就人去樓空了。教師們也就相對地清閒,於我胡思亂想的時間多了許多。

  從下午四點到深夜,學校基本是一潭靜水。偌大的操場挨着大片農田,農田是寂靜的,操場也是寂靜的。風悠悠掠過操場和農田,帶着輕微的嘯聲,平添了內心的孤寂。

  那個時光那個孤寂心境,便是一種文學情緒,那時觸手可及地真切存在,也顯露了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奈。

  這些景象不同於我原生大城市的生活,也不同於家人圍坐的氣氛。那些日子潤物細無聲地幫助我完成了一名作家對生活獨有的觀察與感受。

  普魯斯特是法國著名作家,他的《追憶似水年華》被譽為上世紀幾大小說之一。但他的活動範圍自小受到哮喘病限制,只能在屋子的孤寂裏消化疾病的痛苦。孤寂讓他悟透了生命,把絲絲縷縷的體驗道出,終完成了不朽之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