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古代朝鮮半島瓷器擷英

時間:2018-05-23 03:15:46來源:大公網

  圖:十二世紀高麗青瓷陽刻柳蘆水禽紋淨瓶,韓國湖林博物館藏

  溯源古代陶瓷史,東亞地區隨着以中國為中心的陶瓷產業的崛起,很早便踏上了陶瓷之路。除了早期對工藝難度較低的陶器的學習之外,在十世紀末由朝鮮半島最早掌握了製瓷技術,並且很快實現技術升級,直到十九世紀,朝鮮半島陸續經歷了純色青瓷、象嵌青瓷、粉青沙器、白釉青花瓷這幾種品類及不同發展階段,在與中國瓷器的相生相長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彭曉雲 文、圖

朝鮮半島出現瓷器的時間約為唐末五代與北宋相交之時,也是當地高麗政權統一之際,由於最初在朝鮮半島上生根發展的為青釉瓷器,並在高麗朝統治期達到巔峰,因此後世常謂之「高麗青瓷」。

政權更迭,始製青瓷

  在這個特殊的政權轉換期出現了青瓷,實則並非偶然,雖然目前沒有高麗青瓷起源的確鑿實物資料,但史學界普遍傾向認為高麗青瓷的出現應與張保皋的軍事活動密切相關。張保皋,出身於朝鮮半島,在唐末五代至宋初活躍於中國和高麗軍事集團之間,杜牧於《樊川文集張保皋.鄭年傳》中記載:「張保皋、鄭年者,自其國來徐州,為軍中小將。保皋年三十,鄭年少十歲,兄呼保皋,俱善鬥戰,騎而揮槍,其本國與徐州無有能敵者。」此人在唐宋交替階段曾出任青海鎮大使,以全羅道莞島為據點形成了強大的勢力,並成為當時東北亞地區的海上霸主。由於朝鮮半島西南海岸大部分地區為平原,海岸線較長,物產豐富,優越的地理環境十分利於海上交通,因此張保皋雄厚的地方政治軍事背景也相繼帶來了區域內活躍的物質交流和貿易。

  根據考古資料發現,在張保皋的駐地範圍內出土了一批中國唐代的越窰執壺、罐、玉璧底碗等青瓷,可見他曾將大量的中國浙江越窰青瓷帶去朝鮮半島,而經過學者的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高麗青瓷的生產技術最主要並最直接來自於中國唐代的越窰青瓷。從窰爐形式上看,兩者幾乎完全相同,裝燒方式上,高麗青瓷既有泥點疊燒、M形匣缽裝燒技術,也有支釘墊燒等多種裝燒工藝並存,這點亦與越窰相似。從產品特徵上,早期高麗青瓷無論造型還是胎釉特徵都有明顯模仿越窰青瓷的痕跡,比如有一類高麗青瓷碗,外壁斜直、底足寬厚矮平,似「玉璧」形,這種底足是越窰在八世紀至十世紀階段的典型特徵之一,兩者的內在聯繫甚為密切。另有徐競在《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記載:「陶器色之青者,麗人謂之翡色。近年以來,製作工巧,色澤尤佳。……其餘則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窰器,大概相類。」可相佐證。

  因此有人推測:張氏集團帶去朝鮮半島的應不止是越窰瓷器本身,他應是將越州地區的窰工掠至高麗,帶去了越窰青瓷的整套生產技術,利用當地豐富的水土資源,生產出了與越窰青瓷風格極似的青瓷產品。

  翠透瑩潤,堪比汝越

  高麗瓷窰遺址主要有京畿道揚州郡長興面釜谷里窰址、京畿道龍仁郡東面西里窰址、全羅南道康津郡大口面一帶窰址、全羅南道高興郡窰址等,生產初期以製作純色青釉瓷為主,胎色灰白質地堅硬,釉色青翠瑩透,文獻中常以「翡色」稱之,裝飾以刻花、劃花、模印、堆花和雕塑為主,紋樣有菊花唐草紋、波濤紋、鸚鵡紋等,器型中一部分承襲當時中式瓷器樣式,有些則在此基礎上經過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關於高麗青瓷的具體記載,以宣和五年(高麗仁宗元年,一一二三年)出使高麗的遣使之一徐兢回國後撰成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一書記載最詳,該書曰:「陶器色之青者,麗人謂之『翡色』。近年以來製作工巧,色澤尤佳,酒樽之狀如瓜,上有小蓋,而為荷花口鴨之形。復能作碗、碟、杯、甌、花瓶、湯盞,皆竊仿定器制度。」又雲:「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為蹲獸,下有仰蓮以承之,諸器惟此物最精絕。其餘則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窰器,大概相類。」考其傳世實物,高麗青瓷造型除了上述日用器具外,還有些仿古青銅器「三代遺風」的樣式,如熏爐、酒尊、花瓶、方鼎等,紋飾也仿自銅器,如雷紋、饕餮紋等,也是受到中國古器物設計的影響。

  宋遼金時期,高麗青瓷作為朝鮮半島最名貴的特產風物之一,曾廣泛進入中國,上層階級甚是青睞。從南宋杭州皇城遺址出土有數量較多的高麗青瓷,以及南宋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中出土了十四件高麗青瓷,可見高麗青瓷至少在南宋時期,在中國諸名窰迭起的背景下已躋身皇家用瓷之列,競爭力可見一斑。南宋太平老人於《袖中錦》中評:「監書、內酒、端硯、洛陽花、建州茶、蜀錦、定磁、浙漆、吳紙、晉銅、西馬、東絹、契丹鞍、西夏劍、高麗秘色、興化軍孑魚、福州荔眼、溫州掛、臨江黃雀、江陰縣河豚、金山鹹豉、簡寂觀苦筍、東華門把鮓京兵、福建出秀才、大江以南士大夫、江西湖外長老、京師婦人,皆為天下第一,他處雖效之終不及。」中國境內其他地區出土的高麗青瓷還有一九八○年北京市南苑金大定二十四年(一一八四年)墓中出土過的青釉素面葫蘆形執壺,浙江省杭州半山鋼鐵廠宋墓出土的青釉刻花花口碗等。

  白泥象嵌,風格自成

  十二世紀中期,在純色青瓷的基礎上,高麗青瓷發展出了獨具特色的象嵌瓷器。關於「象嵌」的說法,不少人傳言是「鑲嵌」二字的誤筆,尤其是基於該種工藝本身確實包含鑲嵌技術的緣故,但更多的學者認為「象嵌」二字源於韓語語法動名詞倒裝的現象,實指在瓷器表面「裝嵌圖像」的含義。象嵌瓷製作的具體工藝步驟為:先以工具在瓷胎表面刻畫出花紋圖案的線條,並剔刮去圖案內的瓷泥,在剔除部位堆填白、赭二色粉料,最後再刮去堆填色料時溢出器物表面皿以上的部分,再經過素燒後罩青釉燒成。

  高麗象嵌青瓷的裝飾圖案大體可分花卉、動物、人物、幾何紋這幾類。花卉圖案佔比最大,主要有牡丹、蓮花、松竹梅、菊花、蒲柳、卷草、葡萄、荔枝紋等,通常以白色表現花朵,黑色表現枝葉。動物形象中以仙鶴紋最具特色,也較常見,多與白色雲紋搭配作飛翔狀,一般纖腿豐羽,身為白色,嘴、眼和腿、腳為黑色,在青釉作地的瓷器上顯得層次分明,色彩對比錯落有致,這種紋飾在同時期中國瓷器上很少出現,是具有代表性的高麗特色圖案。此外,動物類的紋飾還有龍、鳳、孔雀、鴨、魚、猴等,多與植物花卉紋等交相搭配,構成相應的場景化圖式,還有一些圖案如嬰戲、仕女紋之類的人物主題裝飾,數量有限。高麗象嵌青瓷的口底邊緣部位、肩頸部位等多裝飾二方連續的邊角紋,如蕉葉紋、卷草紋、蓮瓣紋、聯珠紋、弦紋等,裝飾類型豐富多樣。

  朝鮮半島瓷器生產的本土化轉變以高麗象嵌青瓷的產生為標誌,這是在基於高麗向中國製瓷工藝學習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十三世紀中葉以後,象嵌青瓷的品質有下降趨勢,造型和圖案趨於程式化,產品水準漸不及之前精緻。

  目前中國境內出現高麗象嵌青瓷的遺址分別有:遼寧遼陽地區蘭家鄉、龐夾河、北園地區金墓出土的象嵌青瓷碗、盒、枕,浙江寧波東渡路元代遺址中出土的飾卷草紋和飛蝶紋的象嵌殘瓷瓶和罐,河北石家莊市後太保村元代史氏墓群中出土的雲鶴紋青釉象嵌梅瓶等。

  粗胎獷釉,沙器漸興

  一三九二年高麗王朝結束,包括象嵌瓷在內的高麗青瓷生產愈下,此時中國所處的元朝白釉瓷器逐漸改變了之前青瓷主導的局面,並很快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青花瓷器。而在朝鮮半島境內,動盪的政局一度使瓷窰業的生產每況愈下,以康津和全北扶安官窰為中心的青瓷產業逐漸衰落,而中國白瓷的引入,又為當地窰工打開了新的視角,他們在生產青瓷的技術基礎上,開始轉向仿燒白瓷的工作,然而限於當地缺乏適合生產白瓷的瓷石或高嶺土,他們在這一階段並未能成功生產出胎釉皆細白的白瓷,但是他們從宋金元磁州窰所擅長的化妝土工藝中尋找到了另一個出路,在結合本國的藝術審美的同時,創造了又一個全新的陶瓷品類──粉青沙器。

  粉青沙器是以結合比青釉更淺的淡灰青釉配合化妝土技術為特色,胎土呈黃褐色,釉色不及初期的高麗青瓷葱翠,偏灰黃色。工藝特徵為:在已施化妝土的瓷胎上以刻花、劃花、剔花、象嵌、鐵彩、錐拱等技法組成各種圖案及裝飾風格,與中國磁州窰對比,無論是胎質、化妝土品質,還是裝飾手法等都能看到明顯的相似性,產品風格粗獷隨意,繪畫誇張,不拘一格,具有濃郁的民間藝術風格。但也有不少器型或圖案在中國磁州窰產品中不見,如韓國湖林博物館藏粉青沙器鐵畫蓮魚紋瓶,器物侈口收徑,溜肩、鼓腹,是標準的玉壺春器型,源於中國,但是器物腹部鐵繪的這種魚形紋在磁州窰產品上似從未出現,所繪游魚瞠目張鰭,線條率真生動。又如該館藏粉青沙器印花紋飯盒,器表所印而成的陣列點狀裝飾類型也是獨創,呈現出樸拙內斂的藝術格調。這種風格在很大程度上也沿襲了高麗青瓷體系的許多特徵與優勢,是在本民族藝術發展的基礎上吸收外來文化,融會創新而成的品類。

  在朝鮮世宗時期(一四一八至一四五○年),政府重視加強民族文化藝術,世宗曾設「集賢殿」,整合了眾賢臣學士研究發展韓國本土文化。對於瓷器生產,世宗三年四月戊申條詔曰「工曹啟,凡進上器皿,不用心堅製造作,絕此不久被毀,今後與器皿底,書造作匠名,以憑後考,其不用心者,徵其器皿,從之。」督促窰工用心製作,嚴格要求產品品質,以器底簽名的方式形成一套瓷器監督管理體系,也促進了粉青沙器得以在朝鮮世宗時期達到鼎盛。

  十五世紀中期以後,隨着朝鮮半島上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白瓷和青花瓷,粉青沙器不再作為皇家最主要的瓷品,主要在民間流行,風格更加隨意,產品品質總體看有所下降。

  白釉青花,別有意趣

  洪武六年(恭湣王二十二年,一三七三年)中國和朝鮮半島之間的海路往來切斷,直到禑王十一年(一三八四年)朝貢之路重開,雙方才又開啟交流互動,但由於朝鮮內部政權的轉換以及遼東鐵嶺地區主導權等問題,直到建文、永樂年間兩國交流才趨於正常,至宣德時期,中國與朝鮮的外交關係基本恢復,兩地物質文化頻繁交流,中國的青花瓷器得以流入朝鮮半島並成功地被接納吸收。

  青花瓷在朝鮮半島的出現基於白瓷的成功燒造。韓國學者認為:在九世紀時期朝鮮半島就已經能夠生產出白瓷,幾乎與高麗青瓷同時期出現。但之後白瓷的產量和考古發掘數量一直很少,只是小範圍地微弱發展,具體遺跡有韓國京畿道龍仁郡和全羅南道扶安郡地區收集到的一些高麗時期白瓷碎片。跟青瓷相比,白瓷更適用於繪畫技法,無論是斑斕多色的釉上彩還是樸素統一的釉下彩,白地都能最好地還原彩料本身的色澤,增加背景與圖案的對比效果,彰顯紋飾的藝術表現力。如果換成在青釉瓷上施鈷藍料,成品的花色便不能呈現出藍色,青花瓷也無從說起。

  關於朝鮮半島的王朝內部最早使用青花瓷器的時間,《孝宗實錄》載:「高麗末期(十四世紀末),太宗大王國子博士之時,在成均館用青花盞酌酒。」此處記載的應是中國元明青花瓷。宣德年間(一四二六年至一四三五年),中國青花瓷曾六次大量流入朝鮮,朝鮮青花瓷器也是受此影響最大的階段。

  朝鮮青花瓷從創燒至十九世紀成熟期,產品造型中有許多模仿中國樣式,典型的如玉壺春瓶、豐肩大罐等,青花發色一般沉穩艷麗。早期產品上的圖案尤以纏枝蓮花紋和雲龍紋與宣德青花類似,雲龍圖案中龍身盤呈S形,姿態挺拔,四周雲紋作如意形。十九世紀朝鮮青花瓷蓬勃發展,色料清雅,圖案愈加豐富多元,如韓國首爾博物館藏白瓷青花牡丹紋四角瓶,採用鑲接工藝成型,瓶身四周繪折枝梅紋圖案,筆法十分熟練,畫工嚴謹,青料清淡並層次分明,製瓷水準達到了較高的水準,為近代韓國陶藝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