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佛誕二三事/輕 羽

時間:2018-05-22 03:16:01來源:大公網

  當年佛陀到處講道,信眾漸多,但也受到不少外道刁難。某日,一位外道到來挑戰佛陀,提出了四個問題:「你說自己看透世間萬事萬物,那麼這個世界到底是有邊?無邊?抑或既有邊亦無邊?還是有邊與無邊都不是?」周圍的信眾都等待佛陀回應,希望能聽到佛陀超凡的解說。

  「我不會回答你這些問題。因為以你現時的知識和智慧,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對你的存在只會有害而無益。」從現代社會的角度而言,佛陀當年的說法是否「卸膊」?正是「佛法難度無緣之人」,是否能夠頓悟,也許就是靠着一點緣分。

  我與佛也是有一點因緣。一九八九年,我在報章看到一段廣告,乃是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的宣傳,在暑假期間於屯門藍地妙法寺舉行大會。參加者報名之後,獲選的可以在妙法寺短期剃度出家七天,然後再「請假」還俗回家。那時我是一個廿多歲的青年人,日常工作呆板,亦未有女朋友,簡單而言就是生活過得混渾噩噩。看到該個廣告,心生好奇,而且完全免費,那便報名參加。幸運地獲得取錄,於是便成為了七天和尚。在那七天之內,令我知道佛門是什麼一回事。

  翌年,我與另一位朋友一起報名參加,我亦再次被取錄,於是又再當了七天和尚。現在算起來,我一生人曾有十四天不問世事,六根清淨,可能是前世修來的福氣。

  對我而言,佛法是一種智慧,其核心思想是因果論和緣起論。自從在家以來,我並沒有經常拜佛誦經,只是以平常心度過每日每天。不過,第二次出家之後,我便開始茹素,至今二十多年,不殺生,不吃肉,算作自我的一種修行。

  平常我不會刻意向人宣揚佛教,反正「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能否得道,本來就是「各有前因莫羨人」。今天是佛曆二五六二年佛誕,也就是一種緣分,我有機會在這專欄與各位分享一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