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戒欺凌 宜立品\潘金英

時間:2018-05-19 03:15:52來源:大公網

  早陣子有球迷觀戰不講禮貌、大爆粗口不在話下,竟不禁重施故伎,起哄、噓國歌,好事者慣自動埋堆,鬧事,真似是烏合之眾,不似熱愛運動;近月又有政客,年輕及已不年輕的,均一而再、再而三地顯其醜行,偷搶騙,盡歪理,欺凌小職員,以上壓下,甚至以歪理混淆視聽,不以為恥。究其根源,始於何心態呢?

  我近覺現今一些年輕人表現大不如前,是否受諸問題政客所影響?喜歡那些談吐優雅,不跟風,不會人雲亦雲的,對事有自己觀點的年輕人;可惜傳統教養良好的年輕人現較難遇見了。社會未來的主人翁,未見表現出應有的自律、美德;卻對他人視而不見、不講禮貌,敢做劣行卻不敢認、或甚至認為「好勁」,成了慣性定律,比比皆是,令人側目。

  我覺得年輕人應改掉陋習,才能做到「未來的好主人」;談到陋習,令我想起鄭板橋的「八戒」,他曾經在范縣署中寄予弟墨的家書中,提出做人處世的「八戒」。雖是誡子規條,我認為對今天的年輕人很合用,能起警惕作用。

  鄭板橋說做人處世,宜一戒貪婪,二戒玩樂,三戒輕農,四戒殺生,五戒溺愛,六戒責師,七戒輕浮,八戒欺凌。

  其中七、八兩戒,輕浮,欺凌,可謂說中年輕人的惡性陋習了。不論古今,年輕人輕浮,跟風的、隨波逐流的何其多!周處的故事最為典型了。人最沒品,要數欺凌,恃強凌弱,以大欺小,以欺凌別人為樂,不管他人的痛苦,其實真是懦夫行為!鄭板橋認為這些行為是殘忍和無道的。他特書函拜託堂弟鄭墨管教,說:「家人兒女,總是天地間一般人,當一般愛惜,不可使吾兒凌虐他。」

  今天,不少學校有學生欺凌事件,歪風嚴重影響學生上學的態度;社會職場,亦多此等層壓的困境;成年人世界,有球迷觀戰互相謾罵挑戰,家庭中言語欺凌、大爆粗口不講理;甚至在想像不到的法制環境下,竟也有欺凌女子的恐怖行為,真是天下間最不仁,最令人齒冷。

  社會的年輕人宜內自省,像周處那樣除己害,戒掉陋習,精神面貌必定大為改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