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剪韻傳香江」展現非遺魅力

時間:2025-05-28 05:01:54來源:大公报

  左圖:陳靜怡向主辦方贈予的紀念作品以餘樂里歷史建築為主體,並融入紫荊花元素。右圖:陳靜怡剪紙作品《鬼谷子下山圖》。/大公報記者郭悅盈攝

  【大公報訊】記者郭悅盈報道:「剪韻傳香江.非遺進社區」剪紙藝術體驗活動近日於香港西營盤餘樂里歷史保育建築揭幕,展出非遺剪紙藝術傳承人陳靜怡共16件作品,展期至5月29日,並每日設有義工導賞。

  此次剪紙藝術作品展為陳靜怡首次來港舉辦,活動由粵港澳惠山同鄉聯誼會牽線,結合親子共創坊及展覽等多元形式,促進兩地文化交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兩地社區的交融互鑒與創新發展。

  中西區區議員張宗在致辭中表示,「餘樂里雖保育良好,但地處內巷,平日較少人潮。希望能在未來通過與市建局的持續合作,以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把餘樂里打造成網紅景點,提升人流量,進而帶旺周邊商戶生意。」

  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交融

  陳靜怡以「原創化、大型化、題材化」為創作理念,作品曾獲多國藝術機構收藏。此次展出《牡丹富貴圖》《山水》《百福圖》《九魚圖》《鬼谷子下山圖》《簪花仕女》等代表作,運用立體鏤空技法重構東方禪意,以剪紙解構工筆畫美學,展現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的交融。

  其中,《鬼谷子下山圖》創作靈感源於2003年在香港佳士得以高價成交的元青花同名圖罐。據陳靜怡介紹,該作最終完成於第四次創作,歷經多次調整與打磨,從人物神韻到青花紋樣,皆力求以剪紙語言呈現原作精神,每一筆線條皆如書寫漢字般,深刻於心。

  《牡丹富貴圖》則以盤根錯節的枝葉與靈動的彩蝶,刻畫出牡丹的生命力與富貴寓意,並將工筆畫的構圖理念融入創作。陳靜怡坦言:「剪紙的技術性與技巧性都特別強,尤其內鋸齒部分難度很大,一旦有一線斷裂就失去收藏價值。」為保持線條完整,她每日練手,一件作品需時兩月,「手上拿的是薄紙,心裏承的是千斤擔。」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