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復旦舊書店,我早聞大名。可惜幾次去上海,都沒有時間打卡。最近一次上海之行,晚上抽空前往,了卻了一樁心願。書店開在巷子裏,僻靜,但不難找。這些年舊書店我逛了不少,令人難忘的不多。有的做舊書的「生意」,文創、咖啡倒佔了大頭;有的做成了古董店,珍本善本,一函函,一排排,整整齊齊,別在封面上的紙箋錢幣寫着價格,一長串零叫人望而卻「指」,別說買,翻一翻的念頭也消散無餘。
復旦舊書店全無此等習氣。第一印象是亂,上下兩層,書就那麼插在十幾個高高矮矮的書架上,摞在地板上,堆在牆角邊。我想,每一個淘書客,看到這一幕,他的心一定放鬆到極致。於是,隨便找一個書架開始看,你又發現,這家店裏書的亂,不僅亂在擺放,更亂在分類。看到一大排老版本的《紅與黑》等外國文學名著,視線剛要飄走,忽然瞟見中間夾着一本《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叢書.洪深研究專輯》,恰是我近來感興趣的,趕緊摳它出列,習慣性翻到末頁,定價才十元,低於我的預期。經驗告訴我,好的舊書像蘑菇,一叢叢地長。繼續找,果然發現同一叢書的《田漢專輯》,還是十元。
轉到另一個書櫃,卻發現貼着「簽名本書櫃」,這可是舊書店的「奇貨」,溢價必高,隨便掃兩眼吧,找到一本頗有價值的「簽名本」,定價不過十五元,當即收入囊中。亂放書,而不亂開價,這正是一家舊書店可貴的品格。
選完書付款時,瞥見牆上有店主的微信二維碼,兩個,一左一右。我問,可以加嗎?老闆懶洋洋地說,可以。我又問:加哪個?她答:都可以。我繼續問:有何區別?她繼續答:一個男的,一個女的。我沒再追問,本着男左女右的原則,掃了左邊的二維碼,因為我已迫不及待回到酒店欣賞今晚的斬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