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40幅山水畫 「可行 可觀 可居 亦可遊

時間:2022-11-02 04:24:10來源:大公报

  圖:王無邪《萬里尋源》

  •畫作以緊密構圖和特別肌理,表現丘陵起伏、萬流不息之境。畫面從陰沉到明亮,寓意對根源之尋覓。整體感覺大氣澎湃,既有對傳統的借鑒,又有打破傳統,開拓山水畫之表現形式的思考。

  圖:沈顥《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明末清初畫家沈顥所繪山水畫近似沈周,筆意秀雅,畫面肌理清晰。仿黃公望畫作,可見其以自己的方法重新加以演繹,細節處更體現「似而不似,不似而似」。

  古人寫山畫水,講究自然意趣。為了令觀眾進一步感受水墨世界之山河錦繡,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正舉行「山川巨構: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山水畫選」展覽,展出逾40件大尺幅、時間橫跨元代至現當代的山水畫,呈現文人山水畫的多種風格及技法,引領觀眾「遊山玩水」。/大公報記者 劉毅

  中國山水畫自先秦漢唐的稚拙高古,到兩宋的寫實再現,轉入元明清的寫意,再到近現代的銳意創新,已歷數千年發展演變,早已是中國繪畫的重要門類。不單展現中國文人對於山川景物的觀察及感應,更蘊含中國文化對天地自然的理解和思考。

  是次展覽主要分為五個主題展區,分別是「臨古得津」,探討畫家臨摹前人名作時之所得;「意追前風」展示不同年代畫家之間的創意關聯;「丘壑寄懷」呈現畫家構建心中山水的過程,藉景抒懷,寄詠感興;「勝境遊蹤」涵蓋畫家感悟自然、心師造化、以山水記遊之作品,以及「推陳出新」通過新角度、新技法、新物料,創作山水畫新貌,拓展山水畫的各種可能性。

  梳理講解16種皴法

  展出的山水畫作品,大致以巨幅構圖為主,包含水墨塑彩、青綠潑墨、亦涵蓋各類皴法;既有仿古寫生、即席揮毫,亦有江山名勝、域外風光。從傳統到現代,包含多個流派,盡展中國山水畫之「可行、可觀、可居,亦可遊」。焦點展品包括沈顥的《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丁衍庸的《春山無盡圖》,劉海粟和蕭立聲聯合創作、饒宗頤題詩的《黃山圖》,劉國松的《日落沙明天倒開》,以及王無邪的《萬里尋源》等。

  此外,展廳現場一隅,為觀眾梳理講解多達16種皴法。所謂皴法,指的是畫家描繪山石、山峰和樹木表皮時,所使用的展示其脈絡紋理的畫法。種類有斧劈皴、披麻皴、雨點皴、捲雲皴、牛毛皴等。觀眾不僅可通過相關文字講解了解皴之技法特色,還可在此區域掃描二維碼,觀看唐錦騰示範16種皴法的影片,探索各皴法特點。 圖片:主辦方提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