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四川文物 揭秘古蜀輝煌文明

時間:2018-10-18 03:16:46來源:大公報

  圖:神秘的青銅立人像(複製品)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關於古蜀文化,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曾感嘆古代蜀國的神秘莫測。正在廣東省博物館展出的「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匯聚了四川博物院、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四川省內多家文博單位的二百一十件珍貴文物,向觀眾展現一個鮮活的古蜀文明,並從一個側面觀覽到中華文明多彩多姿的發展歷程。/大公報記者 黃寶儀 文、圖

  古蜀文明,是以族屬命名的中國古代文明源流之一。從中原往西往南,越過秦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在成都平原上,在夏商周王朝的同時期,就能看到這個自成一派、非常獨特的地域文明。古蜀人的居處遠離中原腹地,他們沒有文字,沒有很好地記錄過自己,也很少被中原王朝的史官所提及,如果沒有考古發現,也許大家都會懷疑他們是否存在過。

  難以歸類的青銅人像

  根據考古學研究成果,該文明可分為三星堆文化時期、十二橋文化時期和青羊宮文化時期,時間範圍分別為公元前十八世紀初至公元前十二世紀中葉、公元前十二世紀中葉至公元前六世紀、公元前五世紀中葉至公元前二世紀中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三星堆兩個埋藏坑的發現,揭開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

  古蜀文明那些造型神秘而獨特的文物最吸引人。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縱目面具造型超現實:長眼闊耳,恍如傳說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唇吻三重、嘴角上翹,帶着神秘的微笑,卻又給人神秘肅穆的印象。

  面具往往與巫術有密切的聯繫,現代和當代的民族學在調查中發現,相當多的少數民族在祭祀和節日活動中使用面具,與神交流並祈求保佑。展覽中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則是一個非常萌的小金面具,長不到5厘米,高3.6厘米,可在掌心賞玩。小金面具五官柔和,具有較強的寫實風格,不過大嘴鏤空且成微張的形狀,給人滿臉笑意的感覺。其實,這是一個人物頭像上的裝飾物,在一個特殊的模具上錘揲而成的,與金沙發現的青銅小立人、青銅頭像相匹配。

  太陽崇拜的瑰麗再現

  這些出土文物風格極其多元和古怪,在以青銅容器和樂器為大宗的中國青銅時代,是難以被歸類的奇怪存在,一直到現在,考古學界對三星堆「青銅人像」的文化源頭都難以作出合理的解釋。

  如果不是在博物館,很多人都會以為自己眼前的是一個方向盤:圓形的器物正中陽部凸起,其周圍五芒的布列形式呈放射狀,芒條與外圍暈圈相連接,陽部中心圓孔,暈圈上等距分布的五個圓孔,均是作安裝固定用。講解員介紹說,這個銅太陽形器採用二次鑄造法製成,先將暈圈和五道芒條製成後,再用嵌鑄法將太陽嵌鑄在芒條上,然後在與暈圈銜接處兩面鑽孔,最後用鉚鑄法在孔中灌注銅液將芒條鉚接牢固。

  原來,三星堆文化時期的統治階級十分重視對太陽神和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出土銅太陽形器,還有酷似現代剪紙作品的太陽神鳥金箔片。金箔片採用鏤空方式表現,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鳥組成,是「金烏負日」神話傳說故事的真實再現,是古蜀文化太陽崇拜的直接見證。

  本次展覽中,還有髮式奇特的石跪坐人像、既可見象形符號也可見抽象符號的虎紋青銅戈、具有濃厚地方風格的雙鞘銅劍等,都是非常難得一見的珍品。

  「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舉行至十一月十八日閉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