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養生要義:法于陰陽,和于術數 ——漫談書法和養生(之二)

時間:2020-03-26 16:59:30來源:神州雜誌

▲ 方立

【人物檔案】

方立,知名學者,書法和書法理論愛好者。筆名:凡文、方碧文、龍泉山人等。1951年6月出生於浙江淳安縣龍泉庄,在職研究生學歷。1969年1月參加工作,1970年5月入黨,1971年6月提干。1990年5月,調入中央政策研究室任政治組(局)籌建負責人、信息組(局)副組(局)長兼兩組(局)黨支部書記,研究室機關黨委委員。1996年後分別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信息研究局、政治研究局、國際研究局局長,2003年9月至2013年4月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13年3月至2018年2月任十二屆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先後擔任中國思想政治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執行會長、文化委員會會長等。現任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名譽理事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中心學術顧問,國家新疆智庫委員會委員,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科學社會主義概論》修訂組牽頭人和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研究》課題組牽頭人和首席專家等。

從1989年8月至2013年4月,長期參與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文稿起草、中央文件起草、憲法修改以及理論和政策研究、決策咨詢等工作。參與負責籌備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80余次。

專著有《當代中國的命運和前途》(1992年)、《多極化世界格局中的中國社會主義》(1998年)、《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010年)、《古絲綢之路的當今對話》(2006年)、《中國書法研究導論》(2019年)等。主編有《中國西部現代化研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探》等30余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解放軍報等刊物發表文章400余篇200餘萬字。創作歌詞《中國,強起來》(2018年)。發表書法論文《漢字的書寫藝術》、《書法的哲學思考(上、中、下)》等約15萬餘字,發表篆隸楷行草書書法作品100餘幅,書法作品2次入編《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年鑒》等辭書。2017年1月當選《神州》雜誌封面人物。

▲ 方立篆書作品:《黃帝內經• 素問卷•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26cm×68cm

養生要義:法于陰陽,和于術數

——漫談書法和養生(之二)

文/方立

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和生實物等觀點,作為中國傳統哲學、政治人生的基本觀念,是道家和儒家等諸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大到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小到生產、生活、養生、書法以及宅院、陵墓建築等,無不受其深刻影響,構成了中華文化區別於其他文化的一大特色。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說:「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于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裏講的是養生之道最核心內容。陰陽是天地發展變化的根源,術是法則、方法,數是對天地運動變化規律的認知和把握。這就是說,能夠終其天年的得道高人,生命的陰陽運動節律一定與宇宙天地的運動變化規律相一致,使自己形體和心神的健全和充盈。

▲ 方立行書作品:杜牧詩《清明》  34cm×68cm

一、陰陽五行與人體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人對世界本原、構成以及運動變化根源的哲學總結,是中華傳統文化三才合一宇宙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陰陽概念最早見于殷周之際的《周易》:「一陰一陽謂之道」,認為世界就是在陰陽矛盾對立中產生和發展的。五行概念最早見于《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裏不僅把五行作為世界萬物的基本物質元素,而且對其形態、性質和作用進行了簡要描述。

明代嘉靖進士萬民英在其命理着作《三命通會》中,這樣解釋五行生成:五行是構成世間萬物的五種元素,它們是變化無窮、高深莫測的,世界萬物變化都離不開五行。五行的順序,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這個排序取決於地支以及陰陽變化。水在北方子位,子屬陽數第一,所以水列第一。水主于北,與冬季相應,水屬陰,陰氣漂遊濡潤,滋生萬物。水從西東流,水流曲折,順下而達。西是金的位置,所以水因金而生,水是一種自然之性(言潤)。火在南方午位,午屬陰數第二,所以火列第二。火與夏季相應,火焚燒萬物又化生變化萬物。火一般沒有自己的正體,它的形體取決於木,古語說鑽木取火,火因木而生,是一種自然氣體(言化)。木在東方,東屬陽,三是奇數,也屬陽,木依次排在第三。木的位置在東方,與春季相應。木是由於陽氣推動破土而出,也由於水的東流而滋潤生長,所以木上發而覆下,是一種自然物質(言觸)。金在西方,西屬陰,四的偶數,也屬陰,金依次排在第四位。金的位置與秋季相應。金由於陰氣作用,由萬物收斂凝聚而成,披沙揀金,因土而生。金生於土而別於土,是自然的造化和形態(言禁)。土的位置在西南又在中央,與長夏(陰曆六月末)相應。土含吐萬物,萬物生於土又死於土,是萬物之家。土生長在夏末,因火而生,可以勝水,又與水相克,這是自然的道理(言吐)。五行的排列是有邏輯道理的:天地未分、萬物未成之際,最先出現的是水,《黃帝內經》說,水是先天地之母、后萬物之源。正是由於水的集聚變化,才有了陰陽二氣的運動,才有了火的出現,火是因為有水才出現的,所以排第二位。有了水火后,陰陽交合,萬物生長,第三位木、第四位的金跟着產生了。水火木金的存在都需要土作為依託,所以土排第五位。

與陰陽五行說有密切聯繫的就是八卦說。所謂八卦,就是用八種符號代表八種物質,卦象為:乾(天)坤(地),離(火)坎(水),震(雷)巽(風),艮(山)兌(澤)。八卦中的八種物質反映的是天與地、火與水、雷與風、山與澤的對立,也是陰與陽的對立,其中最根本的是天與地的對立,就是乾與坤的對立。按照八卦的理解,萬物在陰陽兩種力量的矛盾運動中產生和變化,變化過程通過交感實現。所以,易經的所謂吉卦,一般是上下兩卦具有交感性質。如泰卦,卦象符號是地在上天在下,實際上應該天在上地在下。天氣屬陽,地氣屬陰,陽氣上升、陰氣下降,象徵着天和地的交感變化,所以是吉卦。相反的否卦象,符號代表天在上,符號代表地在下,天地本來的樣子,沒有上下交感易位的變化,不交感,事物發展就沒有動力和前途,所以否卦就沒有泰卦吉利。泰卦和否卦是對立面,一吉一凶,依據就是變和不變、交感和不交感。八卦通過宗教迷信的形式反映了朴素辯證法。《易經》對每卦每爻都作了原則性說明,變化發展也是八卦中的一個基本思想。認為事物開始階段變化跡象不顯著,繼續發展下去變化就深刻劇烈,最後階段變化超過它最適合的階段,就帶來相反結果。所以,《易經》泰卦九三爻辭說,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養生和書法之道都充滿這樣的辨證思想。

《黃帝內經》認為,陰陽五行構成萬物,人體出現病態,就是陰陽五行失衡。就人體陰陽而言,外部屬陽,內部屬陰。就身體部位來說,背部為陽,腹部為陰。就臟腑來說,臟屬陰,包括肝、心、脾、肺、腎;腑屬陽,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冬病發生在陰,夏病發生在陽,春病發生在陰,秋病發生在陽,要依據疾病各自所在部位治療。背部為陽,陽中之陽為心,陽中之陰為肺;腹部為陰,陰中之陰為腎,陰中之陽為肝,陰中至陰為脾。因此,人與自然界、五臟與四時的陰陽變化是相應的。

▲ 方立行書作品:虛心和風聯  68cm×22cm×2

肝應東方,開竅于目,精氣內藏於肝,發病多在頭部,筋部。五色屬青,五味屬酸,五行屬木,五畜為雞,五穀為麥,五季為春,五音為角,五氣為臊,天體為歲星,五行生成數為八。

心應南方,開竅于舌,精氣內藏於心,發病多在五臟,血脈。五色屬赤,五味為苦,五行為火,五畜為羊,五穀為黍,五季為夏,五音為徵,五氣為焦,天體為熒惑星,五行生成數為七。

脾應中央,開竅于口,精氣內藏於脾,發病多在脊部,肌肉。五色為黃,五味為甘,五行為土,五畜為牛,五穀為稷,五季為長夏,五音為宮,五氣為香,天體為土星,五行生成數為五。

肺應西方,開竅于鼻,精氣內藏於肺,發病多在背部,皮毛。五色為白,五味為辛,五行為金,五畜為馬,五穀為稻,五季為秋,五音為商,五味為腥,天體為金星,五行生成數為九。

腎應北方,開竅于前後二陰,精氣內藏於腎,發病多在四肢、骨骼。五色為黑,五味為咸,五行為水,五畜為豬,五穀為豆,五音為羽,五氣為腐,天體為水星,五行生成數為六。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這樣討論陰陽五行與疾病診治:黃帝問:我聽說古代聖人談論人體形態,辨別內在臟腑,審察經脈分布,聯繫會通六合,各按其經絡循行起止。是否真的這樣呢?

岐伯回答說:東方生風,風能滋養木氣,木氣可以生酸味,酸味可以養肝,肝血能夠養筋,而筋又能養心。肝氣與目相關聯,在天為風氣,在地為木氣,在人體中為筋,在五臟中為肝,在五色中為青,在五音中為角,在五聲中為呼,在人體病變中為握,在七竅中為目,在五味中為酸,在情緒上為怒。大怒會傷肝,悲傷能夠抑制憤怒;風氣能傷肝,燥能夠抑制風氣;過食酸味會傷筋,辛味能夠抑制酸味。

南方生熱,熱能生火,火能生苦味,苦味能滋養心氣,心生血,血養脾。心氣與舌相關聯,在天為熱氣,在地為火氣,在人體中為血脈,在五臟中為心,在五色中為紅,在五音中為徵,在五聲中為笑,在人體病變中為憂,在七竅中為舌,在五味中為苦,在情志中為喜。過喜會傷心,驚恐能夠抑制喜悅;熱氣能傷心氣,寒氣能抑制熱氣;過食苦味會傷心氣,咸味能抑制苦味。

中央生濕,濕能生土,土能生甘味,甘味能養脾氣,脾能夠滋養肌肉,肌肉強健能夠充實肺氣。脾氣與口相關聯,在天為濕氣,在地為土氣,在人體中為肌肉,在五臟中為脾,在五色中為黃,在五音中為宮,在五聲中為歌,在人體病變中為干嘔,在七竅中為口,在五味中為甘,在情志中為思。思慮傷脾,怒氣能夠抑制思慮;濕氣傷肌肉,風氣能夠抑制濕氣;過食甘味會損傷肌肉,酸味能夠抑制甘味。

西方生燥,燥能生金,金能生辛味,辛味能養肺氣,肺氣能滋養皮毛,皮毛潤澤滋生腎水。肺氣與鼻相關聯,在天為燥氣,在地為金氣,在人體中為皮毛,在五臟中為肺,在五色中為白,在五音中為商,在五聲中為哭,在人體病變中為咳嗽,在七竅中為鼻,在五味中為辛,在情志中為憂。憂慮傷肺,喜能抑制憂;熱傷皮毛,寒能夠抑制熱;過食辛味傷皮毛,苦味能夠抑制辛味。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味,咸味養腎氣,腎氣滋養骨髓,骨髓養肝。腎氣與耳相關聯,在天為寒氣,在地為水汽,在人體為骨髓,在五臟為腎,在五色為黑,在五音為羽,在五音為呻吟,在人體病變為顫栗,在七竅中為耳,在五味中為咸,在情志中為恐。恐懼傷腎,思慮能夠抑制恐懼;過食咸味傷血,甘味能夠抑制咸味。

所以說,天地是(負載)萬物之上下(空間)也;陰陽是(化生)血氣之男女(生命之源)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生長變化)之能始(原始動力)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陰陽相輔相成,陽是陰的外衛,陰是陽的內基)。

古人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天地,受到天地運行規則制約。天有對應五行的春、夏、長夏、秋、冬五時的變通,有陰、陽、風、雨、晦、明六氣運行。地與天相通,有寒、暑、燥、濕、風的五候變化,然後產生五味,演變為五色,進而又出現五聲。人有五臟,五臟化生出五氣,發為喜、怒、悲、憂、恐的不同情志。五行構成萬物,人體出現病態,就是五行失衡。養生必須講求天人和諧,效法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同天的五時、六氣變化和地的五候、五味、五色、五聲變化相適應。否則,超越五候、五味、五色、五聲的節度,人就會生病甚至送命。古人強調人生於天地之間,生命活動要與大自然變化保持一致,日常生活習慣要符合四季氣候變化規律,順應自然、天人相應。如果人體小天地違背了宇宙大天地的運行規律,就容易生病甚至短命。

▲ 方立行書作品:《黃帝內經• 素問卷• 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  34cm×68cm

二、陰陽五行與養生

中華醫學和養生之道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陰陽平衡的宇宙和合精神。

法于陰陽、和于術數,就是要效法和順應天地陰陽。天有精氣,地有形體。天有八節的節序,地有五方的布局。因此,天地能夠成為萬物生長的根本。陽氣清輕而升于天,陰氣濁重而降于地。天地運動與靜止的根源於陰陽不斷變化,由此決定萬物的生長收藏、循環往復,永無休止。只有通曉這些道理,才能上順天候養護頭顱,下順地候養護雙腳,中傍人事養護五臟。天氣通于肺,地氣通于嗌(喉下食管處,咽),風(木)氣通于肝,雷(火)氣通于心,(山)谷氣通于脾,雨氣通于腎。六經像大河,腸胃像大海,九竅像水流灌注的地方。假如以天地陰陽比喻人體陰陽,那麼人體的汗像天上降的雨,人體的氣象地上刮的風。人的暴怒之氣象雷霆,上逆之氣象久晴無雨。所以,如果養生不效法天道,不用地理,災害就會到來。

法于陰陽、和于術數,就是要重視男女陰陽調和。黃帝問岐伯:陰陽如何調理呢?岐伯回答:能知道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也。就是說,第一位的在房事中,要避免做損傷人體精氣的七種情況,按照對人體精氣有益的八種情況行房事。道家還有一種說法,上士各睡一床,中士各睡一被,吃百服葯,不如單獨睡卧。聖人為無為之事,順應自然,不做無益于養生的事情,以恬靜快樂為旨趣,在清虛環境中修身養性、追求幸福,所以能夠與天地同壽。

法于陰陽、和于術數,就是要順應天時地利人和的陰陽。古人把氣象、物候和天象都看成天道,認為天與人之間,也和他物之間包括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之間一樣,由於陰陽之氣的作用,自然發生同類相感的關係。因此,人們行為後果不管正確與否,都會被看作是天對人的反映,這就是天人感應、天人相通。《呂氏春秋•十二紀》對一年12個月中人應當做什么和不應做什么都作了詳盡規定,以避免人怨天怒。人們在實踐中發現了一定的季節和天象、物候的關係,把它們作為依據來安排自己的生產和生活。人的健康等一切活動都要遵循自然規律,按照五味、五色、五聲的自然法則辦事,這就是得道。

宇宙大天地是怎樣影響人體小天地的呢?《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認為,天地之間春、夏、長夏、秋、冬五時的變通,寒、暑、燥、濕、風的五候變化,影響人體五臟的五氣變化,形成喜、怒、悲、憂、恐不同的情志。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人與天之相應也。寒暑入侵,損傷形體;情志失調,損傷氣體。大怒傷陰氣,大喜傷陽氣。更可怕的是逆氣上沖,血脈阻塞,形色突變。喜怒不節制,寒暑不依例,就會有傷害生命的危險。怎樣才能形成天人合一的養生觀呢?總結古人的論述,大體是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天人合一的生活觀。《黃帝內經》提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體生理活動受自然影響而不斷調整和適應。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要講四季的宜忌。春季3月,是推陳出新、萬物復蘇的時節,天地之間生氣勃勃、萬物繁榮。人們應該晚睡早起,在庭院散步、披散頭發、解開衣帶,使形體紓緩、神氣勃發。否則,就會損傷肝臟,在夏季出現寒性病變。夏季3月,是自然界萬物繁茂秀美時節,天氣沉降、地氣升騰,天地之氣相互交融,植物開花結果。人們應該晚睡早起、宣泄氣機,情緒怡悅、精神飽滿,不要憤怒,使面容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樣秀美。否則,就會損傷心臟,秋天容易患上疾病。秋季3月,萬物成熟,是平定收斂的季節。天氣勁急,地氣清肅,人們應該早睡早起,情緒安寧,收斂神氣,不急不躁,心氣平和。否則,容易損傷肺臟,冬季發生飧泄病。冬季3月,生機潛伏、萬物蟄藏,大地凍裂。應該早睡晚起,太陽出來從起床,保持陽氣,避免出汗令陽氣耗損,心中充實又不露聲色,感到滿足。否則,容易損傷腎臟,春天容易發生瘺厥病。

《黃帝內經》還認為:「風者,百病之長也。」風能生萬物,也能害萬物。一年四季,溫熱寒涼,季季有風,風邪季季有,風邪春為主,春天要重視防止風邪傷人,尤其要注意防止春天里的「冬天」。支氣管炎、肺炎、流行性感冒、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都是這個季節要特別預防的。盛夏防暑邪、長夏防濕邪。夏季晝長夜短、暑氣逼人,是陽氣最旺盛的季節,也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時期,要特別重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秋季防燥邪,早秋為溫燥,晚秋為涼燥。秋季是以熱轉寒的過渡階段,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小,以皮膚乾燥、體液缺乏為主,容易傷風感冒,重點預防傷寒、支氣管哮喘、心腦血管疾病、腸道傳染疾病等。冬季防寒邪,早睡晚起,多曬太陽,重點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

▲ 方立草書作品:王之渙詩《登鸛雀樓》  34cm×68cm

第二,天人合一的環境觀。鳥兒擇良木而棲,牛羊擇水草而居,人類擇福地而生。適應人類生活的環境,需要從地理、氣候、人文等各個方面綜合平衡,把天地人納入一個大系統中綜合評價。要觀察天空,注重太陽、月亮、宇宙星體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觀察地形地貌,注重陰陽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注重空氣、水、土地質量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注重空氣形成的空間、水形成的江河湖泊、土形成的山崗嶺脈以及地球磁場和方位等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一般說來,依山傍水、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風和日麗、空氣新鮮、海拔適中、溫潤適宜、水土無害、物產豐富、民風淳朴的地方,就是適合人類生產生活的福地。古人講風水,許多人都認為是迷信。實際上許多內容是講人與自然的關係,強調人類居住環境要同自然環境和諧協調,有唯物主義的成分。但是,這些唯物主義的內容也往往通過迷信的形式表達出來,讓人感到神秘莫測。

第三,天人合一的睡眠觀。人生健康長壽,睡眠為大。在古人那裏,睡眠不僅是享受,更是一種信仰和文化。古人認為,陽主晝,陰主夜。白晝陽氣盛而陰氣盡時,人們會醒覺;白晝盡而夜晚來臨時則應睡覺。《黃帝內經》說:陽入于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睡眠是調節人體陰陽協調的必須環節,陰陽調和又是保證睡眠質量的重要條件。子(夜23時至凌晨1時)午(中午11時至13時)之時,陰陽交接,盛極而衰,人體內氣血陰陽處於不平衡時段,需要靜卧,避免氣血受損。所以古人倡導子午覺。同時,睡覺應隨季節改變而調整。春夏各三月,夜卧早起。春夏晚睡早起是為了順應自然界春生、夏長的特點,有利於肌體內陽氣生長。秋三月,早卧早起,順應了秋收的特點,早睡以利於陰精收藏。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陽光。冬天要等太陽升起來再起床,順應了冬藏的特點,要通過冬眠狀態養精蓄銳。

第四,天人合一的飲食觀。《周禮•禮儀》就對距今3000多年前的烹調經驗進行了總結。《禮記•內則》提到,春天萬物萌發,食物容易腐敗,加上氣候寒熱多變,人的胃口也不好,菜里可適當多放酸醋,有防腐和醒胃的雙重功效。夏天,人們出汗多、失水多,吃一點稍帶苦味的東西,可以使胃腸舒適、口齒清爽。秋天,涼風習習、秋高氣爽,需要補充能量稍高的甘辛食物。冬天,嚴寒襲來,高脂肪食物成為人們首選,同時適當加鹽,鹽和胃酸結合形成鹽酸,有利於消化。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呂氏春秋說,食能以時,身心無災。凡食之道,無飢無飽,是謂之五藏之葆。所以,吃飯七分飽為宜。

中國傳統食俗主張食物清淡,薄滋味。《黃帝內經》說,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意思說,長期大魚大肉,足以使人生大疔,就像拿着虛空的器皿接受東西一樣容易。古人還認為,味道過於酸,肝氣以侵,脾氣乃絕;味道過於咸,大骨氣勞、短飢,心氣抑;味道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道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道過於辛,筋脈阻滯、精神乃央。在古人看來,厚味對于五臟六腑乃至精神一無是處,淡味是百味之首。

食俗中有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菜為先、五果為助,氣味合而服以補精益氣的說法。五穀為養就是以稻穀、麥、黍、稷、大豆等為基本主食;五畜為益就是適當攝取牛、羊、豬、馬、雞等葷食;五菜為先,就是多吃蘿蔔、白菜等蔬菜;五果為助,就是適當吃水果。先人還提出調和五味,要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反對偏食,使各種營養互為補充、調和。清代文人、詩人袁枚對烹飪很有研究,72歲著成《隨園食單》,是一本匯集中國歷代烹飪理論的學術專著。他對食物的配對原則是:凡一物烹成,必須輔佐。要使清者配清,濃者配濃,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方有和合之妙。對于那些味道濃重的食物,如蟹、鱉、魚等,最好是單獨烹飪。武火煎炒,火弱則疲;文火煨煮,火猛則物枯。先用武火再改文火者,收湯之物,性急則皮焦而里面不熟也。

第五,天人合一的服飾觀。就是服飾,古人也要求效法和貼近自然。《易經•系辭》下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遮上體者為衣,蔽下體者為裳。服飾定型之初,古人就從天地人合一的信仰中找到了色彩方面的依託。乾為天,在未明時為玄色,故上衣模仿玄色;地為坤,是黃色,故下裳為黃色。天尊地卑,天上地下,天玄地黃。黃帝、堯、舜等聖人能夠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主要是取法天地、道法自然的緣故。宇宙間不只是天玄地黃,還有五光十色,因而與人們關係密切的物色在服飾中也表現出來,成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但是,上衣下裳不便于騎馬射箭,到春秋戰國時期,隨着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中原,趙武靈王大力推行胡服騎射,從根本上改變了上衣下裳的習俗,對于中華民族服飾發展起了巨大促進作用。

▲ 方立篆書作品:真善美  68cm×68cm

三、天人合一的大健康觀念

古人關于人體是一個小天地、受到天地運行規則制約的認識,大體同現代醫學關于人體生物鍾理論相似,這本質上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大健康觀念。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中華民族先人幾千年來形成和發展的天人合一大健康理論,是我們今天倡導大衛生、大健康必須發掘的智慧寶庫。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人體生命運動和生理代謝與自然界變化息息相關。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月圓月缺,都與生命規律有關。由五臟六腑運行形成的人體生物鍾有相對固定的節律,順應人體生物鍾有規律地生活作息,人體生理代謝就正常和平穩,心理和生理就健康和諧。反之,生活無規律,作息無秩序,違背人體生物鍾節律,就有損健康,甚至致病。這就是古人講的: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適者有壽,仁者無敵。

《黃帝內經•生氣通論》這樣總結:黃帝說,自古以來,生命活動與自然界變化始終相通,這是生命的根本。天地之間,六合之內,無論是天下九州之地,還是人的九竅、五臟、十二節,都與自然之氣相通。天之陰陽化生地之五行,陰陽之氣又依盛衰消長而分三陰三陽。經常違背陰陽變化規律者,就會受到邪氣傷害。適應陰陽變化規律是壽命之本也。蒼天之氣清凈,則人的情志精神就相應順暢平和;順應了這樣的天氣,人的陽氣就能夠鞏固。即使有賊風邪氣,也不能侵犯人體。所以,聖人能夠通達陰陽變化規律,聚精會神,呼吸天地精氣。如果違背陰陽變化法則,會使人體內部九竅不通,人體外部肌肉壅塞,衛氣渙散而不能固守。這叫自傷,使自己的陽氣受到削弱。

天人相應還強調四季、地理環境對疾病流行和人體的影響,要求醫生必須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懂得天文、地理、人文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這既是業務問題,又是醫德問題。《素問•著至教論》說: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黃帝內經》又提出,要「覽觀雜學,及于比類,通合道理」。這就是要求在博覽群書的同時,善于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思考和分析,靈活運用。知醫善用,這是保持良好醫德的知識基礎。《靈柩•師傳篇》還提出:「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就是說,好的醫術要為民眾服務,使老百姓不生病。可以說,為人民服務是中華醫葯的傳統醫德。

陰陽五行和八卦學說是中華民族先人在幾千年前認識宇宙世界的朴素觀點,也是中國古代哲學關于宇宙生成物質學說的基本框架,對于揭示物質世界的發展變化有一定意義,但也有很大局限性,其中還有許多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糟粕。所以,對于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古代醫學和養生之道,正確的方法是批判繼承、鑒別吸收。

在中華民族先人看來,堅持大健康觀念,關鍵是堅持個人健康管理,堅持健康生活方式,這是獲得健康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養生之道歸根到底是一個自我管理的學問,是一個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學問。我的健康我做主,成年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首先是管理。要管理好自己的心態、情緒,靜心寡欲、樂觀向上。要給自己划框框,立規矩,管理好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把遵守國家法律、黨的章程、單位制度等作為行為習慣,這是工作、學習、生活的基礎,是人際交往和共事相處的基礎,也是平安健康快樂的基礎。其次是規律。要按照養生要求,順應天時地利人和,規律地生活。第三是智慧。要努力從書本中實踐中積累養生知識和經驗,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消化、研究和總結,融合為健康的智慧,成為保障自身健康體魄的寶貴財富。小病及時看,大病有主見,也屬於健康智慧。第四是習慣。平和心態、合理膳食、按時作息、科學運動、良性愛好,以健康知識培育健康生活習慣,使健康生活方式成為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養生就成為快樂和容易的事情。

▲ 方立行書作品:盧綸詩《晚次鄂州》  34cm×68cm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