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萬花筒般的大巴扎\胡一峰

時間:2025-10-24 05:02:27來源:大公报

  去烏魯木齊前,我專門請兩位老家在新疆的同事推薦值得一去的地方。兩人不約而同地告訴我:國際大巴扎。從我入住的「八樓」去大巴扎,最方便的是坐地鐵,大概二十多分鐘,從「二道橋」出站,就到了大巴扎的門口。

  「巴扎」,是維吾爾語,集市也,市場也。國際大巴扎的建築取伊斯蘭風格,十分醒目,內部分為多個功能區,特產、美食、演藝,不一而足。麵做的饢,灑了芝麻,塞了辣子,香噴噴的;布做的文創饢,畫了眼睛,咧着嘴巴,萌噠噠的。淡青的葡萄,顆粒飽滿;玉石的葡萄,維妙維肖。水果、乾果、藥材和樂器,或色澤鮮艷,或風格鮮明,把本就不低的「出片率」拉得更高。還有哪個旅遊點都少不了的冰箱貼,在這裏,樣式似乎比別處更多,烤包子、羊肉串、哈密瓜、織錦,「萬物皆可冰箱貼」的文創定律,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對於購物,我的興趣不大,加之現在電商物流發達,網民是最大的部落,網絡是更大的「巴扎」,幾乎滿足了我所有購物需求。但每到一地,我還是對逛集市或者說「巴扎」樂此不疲。與其說為了看貨,不如說為了看人,既看買家,也看賣家。

  說是看,其實也是聽。繁榮的商業是自帶聲響的圖景。比起內地集市,大巴扎的商業之聲更是豐富。你聽,那些裹着抑揚頓挫的吆喝聲,那些討價還價的「交鋒」以及「握手言和」的笑聲,那些咬耳朵商量買什麼的竊竊私語聲,「叮叮叮」的付款掃碼聲,大口啃食西瓜哈密瓜的風捲殘雲聲,既是文旅的旋律,也是生活的交響。天藍日麗,太平安寧,大巴扎猶如絢麗多姿的萬花筒,而駐守或遊走在大巴扎的人,包括我,既是萬花筒的欣賞者,更是萬花筒的轉動者。

  (烏市三記之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