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在鳳凰訪古廟\胡一峰

時間:2025-10-17 05:02:25來源:大公报

  國慶期間,網友喊話王維「西出陽關全是人」。我在鳳凰所見也不例外。大多數遊客是奔着旅拍、沱江夜景來的,從上午到下午再到晚上,古城擁擠程度逐漸上升,夜色籠罩的江岸、老街,真的「全是人」。趁着上午人少,我去了幾處冷僻的古廟。

  三王廟在古城東南的觀景山,需爬幾十個台階才能抵達,沿途看到三個牽戰馬的小卒塑像,似乎暗示人們這裏供奉的是武將。道光《鳳凰廳志》稱其為三侯祠,「舊名天王廟」,三王或三侯指的是宋朝平定廟亂的楊氏三兄弟,其具體事跡,說法不一。傳說三人立大功後皇帝聽信讒言賜下毒酒,大哥喝得少,臉紅;二哥喝得多,臉黑,三弟喝得最猛,死時臉煞白。如今端坐正殿的三尊神像,容貌相似,居中的紅臉,兩側的是黑臉和白臉,想來是照此傳說而塑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出版的《鳳凰縣志》記載,一九一一年十一月當地人田應全等在此聚義響應辛亥革命。廟中大殿兩側牆上刷着起義軍的信條標語,把人帶回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

  城隍廟坐落於天后宮東側深巷中。緊挨着還有一座規模小些的「馬王廟」,《鳳凰廳志》載其名為「馬祖廟」,供奉的是天駟星,即古人所謂二十八宿中的「房宿」。這兩座廟現在只有空空的大殿,都沒有對外開放。既無可觀,便向外走,抬頭卻見巷子口牌樓內牆上四個大字「唯人自召」,心頭一動,「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是《太上感應篇》的名言,大概也是中國本土宗教共享的基本教義。

  查《鳳凰廳志》,這裏有過許多廟、觀、祠,它們構成融於世俗世界的民眾信仰世界。人們在這裏尋求人生解釋、群體認同、精神慰藉和心理補償,其作用頗有些像今天的網絡社群。斗轉星移,古廟功能早已變化,漫步其中,仍能感受人文的溫度。

  (鳳凰古城遊記之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