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這是近一百年前徐志摩《再別康橋》裏的詠嘆。總感覺這句詩,是化用了元末唐珙的「滿船清夢壓星河」。意象上是如此的相似,節奏韻律則各有其美。中古時代的湖南洞庭湖,電氣革命之後的英國康河,蕩漾着不同的小船、星光、夢與愁緒,卻通過柔波穿越時空匯在一起。
唐珙的知名度,比不上徐志摩。但一句「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卻足以讓他名垂詩史,亦真亦幻,縹緲,空靈,浩瀚,沁涼,寂寥,五味雜陳。如今,要體會「滿船清夢壓星河」並非易事。很多大都市的江河都有夜間遊船的項目,比如長江、秦淮河、黃浦江、海河、珠江,但兩岸華燈璀璨,船上也燈火通明,腦子和眼睛都被佔滿了。還有一些工業區遊船,則是滿滿的「蒸汽朋克」風。
八月底回老家時,被朋友拉到一條小船上。這段拐彎處的河段,離入海口只有約二十公里,比洞庭湖固然渺小得多,但遠比康河寬。天上的星光並沒有徐志摩所見的那般斑斕,馬達驅動的船比長篙漫溯多了些粗野。這裏尚未經商業開發,兩岸還都是農田、蘆葦叢、灘塗,保留了一些難得的生趣。
人在船上與站在陸地上時,心情是不太一樣的。四周的水,彷彿把你暫時隔絕於世俗之外,也過濾掉了眼前的近期的種種瑣事。你的目光會不自覺去仰望星輝,或俯視水面,俯視那倒映的夜空。倒是並沒有諸如「覺宇宙之無窮」之類的形而上的思考,而是不時地拉扯到很多遙遠斑駁的回憶。中學時的女生,張雨生的歌,綠皮火車,少小離家如今倏然二十年的感慨……曾經一些刻骨銘心般的遺憾和難過,已被時間慢慢地軟化了,正如船下的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