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港鐵香港站的站台電梯正在翻新,與不少地鐵整修時候直接一封了事不同,為了照顧每日洶湧的打工族人潮,港鐵安排了兩位引導員,每日早晚高峰期站在維修中的電梯旁,工作內容就是不停重複一句話「請使用旁邊的通道」。每日經過,都會在同一時間,同一個地鐵閘口,看到同樣的人說同一句話,難免會有一種「機械感」,彷彿時間沒有流轉,只是在不斷循環重複的劇情,就像是黑白的默片。如何讓這黑白默片變得多彩呢?偷得半日,走一趟大坑,或許是個不錯選擇。
大坑地理位置極其方便,從天后站出發,一路沿着山勢向南行,就來到一片很港式的街區,或許是歲月的痕跡,除了部分住宅外,大多都是僅有幾層的唐樓,街道倒是寬敞,不少私家車隨意地停在街邊。乍一看,似乎沒什麼特別,不過是香港常見的舊式街區,可如果細細品味,各式彩色建築,各種人情味小舖,都給人別樣的體驗。
在一處標牌幾乎被時光磨平的四層小樓「融苑」,一位老人正拄着枴杖在陽台來回踱步,感慨時光的飛逝;手作的意麵小舖裏,素昧平生的年輕夫婦正和學生們隨意聊天;某家網紅茶餐廳檔口前,慕名而來的遊客擠滿了街邊看起來隨意搭建、實際卻有數十年歷史的涼棚;隱匿在街巷深處的舞火龍博物館用四五百平方呎的面積敘述着延綿百年的傳統舞火龍文化。
在「預製」與「連鎖」不那麼多的地方,用心地過上慢活一日,留下每一個簡單瞬間,或許是機械的生活裏,值得被記住的一縷多彩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