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世界最大A23a冰川。
南極洲冰原傳來令人憂心的消息。世界最大的冰山A23a正在迅速解體,研究人員預計數周內它或將碎裂至難以辨識。隨之而來,面積約三千平方公里的D15a將取而代之,成為新的世界最大冰山。這場變化的背後推手,正是逐漸升溫的海水。
A23a曾是南極旅遊團的重要參觀項目,象徵着人類對冰雪奇觀的驚嘆與依戀。然而,冰山的壯麗並非永恆。當全球氣候變遷推動海水溫度上升,這些千年冰川正在加速融化。許多人或許會認為,冰山的崩裂不過是地球遙遠一隅的自然現象,與日常生活無關。但事實並非如此。冰川融化後注入海洋的淡水,將直接影響全球海平面、洋流循環與氣候模式,其後果與我們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
海平面上升,首先威脅的是沿海低窪國家與城市。雅加達、曼谷,甚至東京與紐約,未來都可能因海水倒灌而面臨災難。除此之外,海洋溫度的變化也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珊瑚礁白化、魚類洄游路線改變,直接影響漁業與糧食供應。而極端氣候的頻繁發生,如颱風、暴雨、乾旱,都是冰川加速消融的副作用。換言之,冰山的命運就是人類的未來縮影。
因此,我們不能再以「這離我很遠」的心態來看待冰川融化。每一次開車過度使用化石燃料、每一次不必要的能源浪費、每一次一次性塑膠的丟棄,都在推動全球氣候走向更嚴峻的臨界點。
行動可以從日常開始。節約能源、減少浪費、選擇公共交通工具、支持綠色能源計劃,都是具體可行的方式。同時,關注並支持國際上的環保協議,敦促各國政府承擔起減排的責任,也是我們每一個地球公民應該有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