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館藏擷英/廣彩牙邊花心碟\閒 雅

時間:2025-05-16 05:02:28來源:大公报

  首屆「香港非遺月」將於下月舉行,以「香港處處有非遺」為主題,將非遺文化融入都市生活。在這片土地,一門源自廣州、扎根香港的百年工藝──廣彩(廣州織金彩瓷),正以「港彩」的姿態煥發生機。作為香港非遺代表作之一,廣彩承載着中西交融的歷史,其中粵東磁廠的「廣彩牙邊花心碟」象徵着幾代匠人的堅守。

  廣彩起源於清代廣州,因外銷需求而繁盛,匠人以白瓷為底,手繪金彩紋樣,融入西洋琺瑯技藝,成就「織金彩瓷」美譽。一九二八年,曹侶松來港創辦「錦華隆廣彩瓷廠」(現粵東磁廠),將廣彩技藝帶來香港,展開港彩新篇。粵東磁廠全盛時期有三百名工匠,為半島酒店、太古洋行等訂製瓷器,並創出標誌性的「督花」紋樣。時至今日,粵東磁廠仍堅守九龍灣廠房,成為本地唯一手繪彩瓷廠。

  在眾多港彩經典中,一九六○年代由畫師王年手繪的「廣彩牙邊花心碟」頗具代表性。此碟曾於香港文化博物館「港彩流金」展中展出,呈獻港彩黃金時代的工藝精髓。

  碟緣以細密鋸齒紋(牙邊)勾勒,源自廣彩「開光」技法,須一氣呵成,體現匠人功力。中心繪廣東玫瑰,紅、綠、金三色層層暈染,花瓣濃淡分明,展現「撻花頭」技法。紋飾布局對稱嚴謹,底色採用歐洲偏愛的乳白釉,既保留中國傳統寓意,又貼合外銷美學,體現香港作為商埠的文化包容。

  廣彩牙邊花心碟不僅是一件瓷器,更是香港非遺的縮影。非遺月之際,不妨走進博物館或粵東磁廠,親身感受瓷上流轉的香港故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