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普通讀者/寫對白須知\米 哈

時間:2025-03-21 05:02:26來源:大公报

  寫對白是一門技藝,卻往往在寫作課程中被忽略。許多說故事的人努力鋪陳情節、塑造角色,卻忽視了對白的重要,寫出了許許多多的角色,卻都以同一種方式說話,也就是作者本人的說話方式。

  一個精彩的故事,若沒有生動的對白,就是一場沉悶的戲劇。在此,暢銷懸疑小說作家亞倫.艾爾金斯(Aaron Elkins)說得有理:「要讓讀者分心、感到無聊,甚至覺得不耐煩,最快的方法莫過於寫出含糊其詞又文筆糟糕的對白。」

  避免寫出如此糟糕的對白,重點不在於角色說了什麼,而是他們怎樣說。這其中的奧妙,在於捕捉真實語言的節奏與特性。艾爾金斯在《如何寫出令人信服的對白》一文中提到,他的方法是參考真實人物的語言習慣,並將之轉化為角色的對白。

  艾爾金斯會留心觀察熟人講話,或是在公眾場合靜靜聆聽人們的對話,甚至參考名人發言,將這些語言風格融入角色。這種做法的妙處,在於避免對白顯得刻意或生硬,使之更具真實感。

  除了語言風格,對白的標示方式也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其中一個常見問題是:我們可以用多少次「他說道」呢?艾爾金斯認為,這個問題往往令新手作家過度憂心。

  事實上,有一派作家堅持,標示對白時應該單純使用「說道」,因為這樣最不會干擾讀者的閱讀流暢度。另一派則認為,「說道」過於單調,應該用更生動的詞語來描述語氣,例如「哭訴」、「咬牙切齒地說」、「刺耳地說」或「發出噓聲」等。前者傾向純文學,後者常見於通俗小說,實在悉隨尊便,任君選擇。

  對此,艾爾金斯補充,我們有時可以用上一些替代用語,例如:「問道」、「解釋」、「若有所思地說」、「提到」、「低聲說道」、「哭道」或「通知」等等。這些代替「說道」的用語可以適時為對白增添細緻的層次,但關鍵還是在於適量使用,避免過於突兀、重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