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普通讀者/跟着鼻子走\米 哈

時間:2025-03-17 05:02:31來源:大公报

  人類是視覺動物,這點毋庸置疑。我們透過視覺來感知世界,故事創作亦然。作為說故事的人,必須將情節視覺化,以便讓讀者能夠「看見」故事。然而,這視覺優勢同時也帶來限制,使我們在尋找靈感時,過度倚賴眼睛,忽略了其他感官的探索,尤其是氣味。

  氣味是記憶的觸媒。當我們嗅到某種熟悉的氣味,過去的回憶往往湧現,我甚至懷疑,氣味與記憶的關聯比視覺更直接。遠古的祖先們就是「跟着鼻子走」去覓食的,而我們則「跟着鼻子走」去回憶,同時探索。

  英國學者兼都市規劃師維多利亞.韓肖(Victoria Henshaw)提出了一種名為「氣味漫步」(Smellwalks)的社區活動,鼓勵參與者以嗅覺來感受城市的獨特氛圍。透過這趟漫步,參與者發現自己每天聞到的熟悉氣味,原來來自某間餐廳或某個街角,而這些細節竟然一直未曾引起他們的注意。

  韓肖曾在訪談中表示,氣味漫步的關鍵不在於路線的規劃,而是如何讓參與者專注於嗅覺經驗,從而構築「氣味地景」(Smellscapes)。她說:「我們會走過一個地區。由於我請大家專注於氣味,他們會說:『那聞起來真的好熟悉──我每天都聞到,我好喜歡,但從沒意識到是那裏傳出來的──我總是匆匆經過。』」

  嘗試「跟着鼻子走」,就是為了避免「匆匆經過」。那麼,你是否也常常匆匆經過自己居住的社區呢?不如,我們也來一場跟着鼻子走的練習吧。

  你可以試着放慢腳步,注意氣味,在沒有預設路線的情況下,用嗅覺去探索社區:剛出爐的麵包香氣?雨後泥土的濕潤氣息?巷弄裏餐館飄出的辛香料味?記下這些氣味,在筆記上,也在心裏。

  這些氣味很可能會喚起童年回憶,也可能勾起一個虛構場景的氛圍,而如此這般的聯想,有時來得很急、很直接,就像我剛才嗅到鄰居開鑊炒餸的氣味,現在,我餓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