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瓜 園/水餃之思\蓬 山

時間:2024-11-27 05:02:10來源:大公报

  讀作家王鼎鈞的回憶錄四部曲。抗戰時,他像許多學生一樣,流亡到安徽阜陽,就讀山東籍將領李仙洲為家鄉子弟辦的中學。戰時條件艱苦,日常以摻雜霉米、沙子、糠、小蟲的「八寶飯」為食。某日,王鼎鈞接到家信,讓他到鄰鎮找一位同鄉凌老師,以期有所照顧。

  王鼎鈞的第一個念頭,不是能從凌老師那裏得到金錢支援,或是學業幫助,而是想到凌師母會包一頓餃子吧?前去的路上,滿腦子都是餃子煮熟時的熱香。及至抵達,才知凌夫人早已病逝,失望且慚愧。

  今昔時空大不同,但王老這種「餃子之思」,竟令筆者不爭氣地嚥口水。身在東京,最想念的就是餃子。餃子,對於山東人來說,是信仰般的存在。但餃子還有煎餃、蒸餃。在日本,就是煎餃大行其道,而水餃罕見。煮的水餃,也分為連湯一起吃的湯餃,以及撈出瀝乾的,姑且稱之為乾水餃,這才是山東的正宗流派。

  水餃是真正的「無所不包」「有容乃大」,白菜大葱,海參蝦仁,沒有什麼不可以做餡,豐儉由人,瓷實地捏進餃子皮裏,實打實的禮節和感情,也隨着熱騰騰的湯鍋,瀰漫整間屋子,充盈了溫暖的心。

  思念家鄉的味道,是人之常情。晉朝的張翰「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美食家」陸文夫寫過一位朋友,千方百計想辦法從北京調回蘇州,「不是因『蒓鱸之思』而歸故里,竟然是為了吃青菜而回來的。」家鄉水土養育的青菜,其味是別處無法替代的。

  新疆人愛「拉條子」,吃上一碗拉條子,才確認真的已經回家了;湖南人愛「嗦粉」,沒什麼是一碗粉解決不了的;老北京喜歡啃着頂花帶刺的嫩黃瓜,用大海碗扒拉炸醬麵。美食的內在,正是對故土的濃情眷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