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墟 里/初訪「浙傳」\葉 歌

時間:2024-04-22 04:03:09來源:大公报

  出租車從桐鄉高鐵站往城裏開,經過鳳凰銜珠的雕塑,下有「鳳棲桐鄉」字樣。街道兩旁的樓房整整齊齊,不太高。春花爛漫,菜花金黃,小景致、小優雅令人舒心。桐鄉我是第一次來,到浙江傳媒學院的桐鄉校區交流、開講座。

  浙傳由原本的浙江廣播電視學校和浙江廣播電視專科學校於二○○○年合併組建而成,二○○四年改為現名。二○一○年浙江省政府又和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簽約,共同建設浙傳。桐鄉校區是繼該校在杭州的本部之後於二○一一年建成使用的,包括文學院、電影學院、音樂學院、設計學院等。這裏的老師告訴我,桐鄉校區有五千多名學生。老師們多半住杭州,通勤一小時來此上班。

  從校園東門進入,辦公樓、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生活區一字向西排開。文學院大樓在湖邊,湖面上六隻黑天鵝在細雨中游弋。草坪上有介紹「茅盾文學獎」的銅牌銘刻,契合茅盾故鄉烏鎮的身份。學生告訴我,校園裏的狗、貓有的還以文學大家的名號起綽號。謔而不虐,更顯得文學氣氛濃郁。但身處浙傳,傳統的文學系也和新科技結下不解之緣。我報告的場所是剛花兩百萬元人民幣裝修好的,名為「階梯教室」,但前方有舞台,台下座位階梯分布,像個表演廳。湊巧的是,我之前的報告討論的正是人工智能和寫作之間的關係,得風氣之先。

  以前我對傳媒學院和相關科系了解很少,最近幾月連訪兩所傳媒大學,很受那裏活躍、熱烈的氣氛感染。文學和藝術之間本來不必壁壘分明。多交流,多交叉,才是產生創意、創造藝術的有效途徑。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