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你我生命裏的「張桂梅」\胡一峰

時間:2023-12-08 04:03:18來源:大公报

  張桂梅老師的事跡早就了解,看完電影《我本是高山》,更為其意志之堅定、精神之偉大而感動。同時,想起了我的初中班主任。較之張桂梅當校長的女中,我的初中條件好了何止千倍。但那時大學升學率還不高,對於初中生而言,要考好一些的大學,先須考上重點高中。

  我的班主任當年大約五十歲,她出身貧寒,第一學歷據說只有高小。起初在村裏教小學,在職學得中專文憑,調到鎮上的小學,又靠自修得了大專文憑,獲得教初中語文的資格。當我們班主任時,已是全鎮出了名的「嚴師」。實話說,她的教學水平不高,但帶的學生多能取得好成績,訣竅便在一個「嚴」字。

  我們的鎮子不大,騎上自行車,從這頭到那頭,用不了半個小時,但她從不回家吃午飯。上午最後一節課結束,她便端着溫好的盒飯坐在講台上,督促學生快快回家吃飯,又快快回到學校「午自習」。下午課結束時也是一樣,陪全班上完晚自習,她才回家,一路還騎車轉悠,驅趕那些在路上遊蕩的學生,速速回家休息。

  那時我們對她自然是怕的,又有些煩,各科老師亦然,因為她不僅對學生「嚴」,對同僚也一視同仁。平時常找各科老師聊天,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我親眼見過她與生物課老師── 一位和她年齡相仿的女教師,爭得面紅耳赤,以各自教鞭抽打辦公桌洩氣。

  我們這群同學絕大部分是上了大學後才覺出班主任的恩德,可謂後知後覺之極矣。有意思的是,當同學們回到初中母校,想和她說些動感情的話時,她略加敷衍,便不耐煩地要走,似乎覺得把時間浪費在這些已讀大學的老學生身上,遠不如去「嚴管」那些還在讀初中的新學生。

  十多年前的一天,校友群裏忽然發布消息,我們的班主任因癌症去世了,離她退休似乎並沒有多久。《我本是高山》讓我又想起了她,我生命裏的「張桂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