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過眼錄/「水刀」\劉 俊

時間:2023-10-24 04:03:11來源:大公报

  水柔若無骨可隨地賦形,然而水又堅硬無比能沖決一切以致再造世界。現代工業有一種「水刀」,使水在高壓作用下可以輕鬆切割厚重的鋼板。加拿大華文作家張翎的小說就常給人以「水刀」之感:無論是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還是她筆下的語言風格,都既有「水」的柔弱也有「刀」的剛強──「水」與「刀」的兼容兼具,是張翎小說的最大特色。

  張翎小說中人物形象的「水」「刀」之體現,主要集中在女性人物身上:從早期作品《望月》《交錯的彼岸》《郵購新娘》中的孫望月、黃蕙寧、江涓涓,到後來《餘震》《金山》《女人四十》中的王小燈、六指、絡絲,再到《阿喜上學》《睡吧,芙洛,睡吧》《陣痛》中的阿喜、芙洛拉、上官吟春、孫小桃、宋武生,以及晚近《勞燕》《歸海》中的姚歸燕、袁春雨(蕾恩)、袁鳳(菲妮絲),眾多作品中的這些女性形象,無一不是遭遇各種人生挫折、情感打擊和精神磨難,然而她們卻百折不撓堅持「向上」/「向善」努力,以超常的堅韌和頑強,克服戰爭創傷,戰勝歷史的無情和現實政治的殘酷,最終(有時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贏來人生的轉機。在這個不屈抗爭努力求生/存的過程中,張翎筆下的女性以「水」的柔潤淬煉出「刀」的剛硬,並以生命的銳利之「刀」開闢出新的人生。

  除了人物形象「水」「刀」並呈,小說語言同樣在「水」的溫柔中內蘊「刀」的堅銳。張翎的文字看上去是溫潤安寧的,內裏卻深藏勁道,「六指覺得她生命中的男人,都是獅子口中的肉。她辛辛苦苦地把他們養大養肥了,似乎就是為了送給獅子的。」這樣的文字表述十分平淡,卻在平淡中有股「狠勁」會突然流貫/奔湧到讀者眼前。類似的還有「那叫聲……像一把磨得雪亮的劏豬刀,再粗皮糙臉的睡意遭這樣的刀迎面一劈,也得粉身碎骨」──如此文字出現在溫文爾雅的張翎筆下,一種巨大的反差張力是不是撲面而來?

  用「水刀」來定義張翎的小說,這就對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