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是司馬遷《史記》中的創制,多加在文末,有些則在文章開篇提綱挈領,於敘事之外,直抒胸臆,加以議論、品評,多為點睛之筆。這種體例稱為「贊語」或「論贊」,類似於報章的「手記」「短評」「編者按」。
贊語濃縮了司馬遷的思想精粹,很多成為警句。如《楚元王世家》文末: 「太史公曰: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國之將亡,賢人隱,亂臣貴。」《循吏列傳》開篇則是:「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裏模仿這一手法,用「異史氏曰」發孤憤之言,以補鬼狐故事警示之未足,從幕後走到台前,直接與讀者對話。「異史」是相對於《史記》等「正史」而言。而「異史氏曰」的內容卻與「太史公曰」一樣,堪稱「大哉斯言」。像《促織》篇:「異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過此已忘,而奉行者即為定例。加以官貪吏虐,民日貼婦賣兒,更無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不可忽也。」完全不遜於正史之啟迪。
古人「論贊」運用較多,如王安石的「王子曰」。近代以來,則逐漸式微,大概嫌行文不夠流暢,且論贊極考驗短小精悍之文章功力,亦是苦差事。比較有名是孫犁,在很多讀書筆記用「耕堂曰」做贊語。他還專門研究過「太史公曰」,這就有點「套娃」的味道了。
現在自媒體蓬勃生長,「贊語」體忽然大興大盛起來(固然,大多數人不知道這叫作「贊語」)。文章中「某爺說」「某某君認為」層出不窮,指點江山,不亦樂乎。只可惜不少內容驢唇不對馬嘴,講着某老闆的逸聞韻事,就來定論行業監管之重要。不僅沒有畫龍點睛,反而畫蛇添足、畫虎類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