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負暄集/告別廢墟\趙陽

時間:2023-09-21 04:03:07來源:大公报

  爬山虎的枝蔓,在那鏤空的花紋中間頑皮地繞了幾圈,將鮮嫩的觸鬚輕輕地搭在脫了漆的門把手上,為鏽跡斑斑的鐵閘平添一份生動,像是提醒人們,這間已被廢棄的村屋,依舊有生命的印記。

  透過鐵閘,一把破舊的結他,斜躺在單人沙發上,琴弦上細碎的灰塵,似被我的腳步聲驚落,撲簌簌地在空氣中飄動。沙發旁的電視機,右上方豎排的按鍵像是縫錯了地方的紐扣,十二吋的屏幕背着厚重的機身,卻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流行的款式,機身上那一行用塑膠黏上去的銀色字母,只剩下S和Y。屏住呼吸,湊上去細看,空缺地方O和N殘留銀蠟般的痕跡。

  環顧四周,牆角處,落地扇的葉片上布滿了蛛網;已然破碎的牆皮,則頑強地掛在頂棚和四周的牆壁上,不肯與之分離,使得那牆壁像極了耄耋長者笑起來時臉上的皺紋。那牆壁,顯然曾被精心地設計過,天藍的底色與屋內的傢俬默契地襯出一份文藝、一份舒朗。

  不知道三十多年前,這間村屋的主人,是個怎樣知性的青年。每日的勞作之後,他是不是會在夕陽下彈起六弦琴暢想明天的生活。這廢墟,似將歷史的時空無聲地傳遞過來,講述着曾經的風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概是馬灣島最繁華的時期,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多條村落,以農耕、捕魚為生的村民過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一九九七年,隨着青馬大橋的建成,商業改造、大規模搬遷接踵而至,平靜的漁村生活終被改變。

  而這廢棄的村屋,在靜默無聲地掙扎了二十多年後,也終於要被拆掉。兩年後,這裏將建起又一片高檔社區。新與舊,去和留,這城市在時代的前行中,夷平無數的廢墟,更創造了無數嶄新的記憶。我鄭重地按下快門,為這廢墟留下告別的影記。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