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樂問集/涅槃後的亞洲青年管弦樂團\周光蓁

時間:2023-08-21 04:03:08來源:大公报

  圖:涅槃後的亞洲青年管弦樂團

  本欄上周介紹「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首演,音樂會翌日剛好是亞洲青年管弦樂團(簡稱「亞青」)巡演的第一場。(見附圖)

  能夠再次聽到「亞青」,有點超現實感覺。不說不知,「亞青」自一九九○年成立,首任指揮是已故小提琴大師曼紐軒。每年通過招考亞洲樂手,組成百人樂團,暑假期間與指揮、獨奏家一起巡演,進出各地音樂廳。個別活動更載入史冊,例如一九九五年聯合國成立五十周年,全團在紐約總部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兩年後香港回歸,「亞青」先後在北京、香港演出譚盾的《交響曲一九九七》,與作曲家本人與大提琴家馬友友聯合演出。樂團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龐信(Richard Pontzious)所作的貢獻,獲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

  遺憾的是,三年前龐信辭世,緊接新冠疫情,「亞青」被迫停辦。因此得悉他們今年首次恢復巡演,期待久違了的亞洲音樂精英之聲。

  跟往年不同的是,「亞青」的集訓地從香港演藝學院改為位於意大利Bergamo的唐尼采蒂音樂學院舉行,完成後在意大利、德國巡演六場,之後全團來港逗留一周,作為亞洲之旅的首站。除了演出兩套節目,還舉行兒童專場和指揮、獨奏等大師班,讓樂團適應時差,接着前往泰國、中國台灣和日本演出。至於中國內地,年初部署行程時疫情未退,期待明年巡演。

  「亞青」在港的兩場演出都予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首席指揮巴斯蒂安(Joseph Bastian)以簡約但高效領奏,來自十二個國家和地區樂手中,喜見海峽兩岸及港澳樂手超過六十人,其中兩位中國大陸、台灣女圓號手,處理馬勒第四交響曲的樂句,印象深刻。全團從柔板到全奏,猶如一把聲音。其中《火鳥》組曲,奏出神鳥重生,展翅高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