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饒平縣被群山環繞,山清水秀,元代至明初,福建客家人陸續遷移至此,他們以堅韌和才智合力建築土樓,目前保存較好登記在冊的有百餘座。
土樓造型多樣,有圓形、方形、八角形、背椅、蟹形等,我們在饒平參觀的第一個土樓是泰華樓,此樓為方形抹角形,由藍氏畲族先民建於一八○四年,後經澳門同胞捐資修繕,二○一二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三饒鎮南聯村的道韻樓呈八角形,始建於明萬曆十五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是我們看過的土樓中最知名的。道韻樓坐南朝北,佔地約一萬平方米,樓體為八卦宇宙圖式布局,蔚為奇觀。中心廣場闊大,面向內庭的長廊連通樓內所有住戶,每家都有樓梯通至三樓。當我們走完全部長廊,感受過腳下木板高低傾斜的不同角度,欣賞了壁畫雕塑和通花木窗等藝術裝飾,對該建築在數百年前就有如此獨特設計驚嘆不已。
土牆高築,連層城堡,廊道串聯,廳堂統一,聚居模式,一呼百應,既能防匪防獸,又可防火防震,而且兼顧到通風採光去水,道韻樓實屬建築奇觀,是客家土樓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