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碟中畫」馬勒《第二「復活」交響曲》/《音樂Ⅰ》
本月七號,我們迎來了十九世紀奧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一百六十三歲冥壽。而即將到來的七月十四日,與他活躍於同時代的另一位「古斯塔夫」──分離派泰斗克里姆特也將迎來一百六十一歲誕辰之日。鑒於上月二十七日後者的生前遺作《持扇的女子》剛以八千五百三十萬英鎊的創藝術家拍賣紀錄的高價在倫敦蘇富比成交,本周應景地選擇一張以克里姆特名作為封面的唱片。這張於一九六八年由飛利浦公司灌錄並發行的唱片收錄了馬勒著名的《第二「復活」交響曲》,由荷蘭指揮大師伯納德.海汀克執棒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攜手荷蘭女高音阿美玲和女低音阿弗耶.海妮絲聯袂演繹的版本。封套選擇了克里姆特的音樂主題習作《音樂Ⅰ》。
畫作不僅展示出而立之年的克里姆特所特有的出色寫實主義畫風和唯美新藝術運動裝飾元素兼具的畫風,他對古埃及、古希臘等歷史文明的融會貫通也同樣在畫中有所表現。畫面左側一位身穿深灰色長裙的清秀女子以全側臉示人,正垂目彈奏源自古希臘的里拉琴。這一象徵音樂的金黃色樂器無疑是畫面中最引人注目的亮點,也預示着克里姆特不久後「金色時期」的開啟。各種抽象的幾何線條及形狀交織在里拉琴的周圍,並以類似印象派的粗獷塗抹筆觸加以映襯。克里姆特用米黃色和灰藍色的底色將畫面一分為二,右側的獅身人面像象徵着藝術的自由;女子的花卉頭飾則和右上角點彩狀的背景遙相呼應。此作原是畫家受希臘大亨、藝術贊助人尼古拉斯.敦巴男爵委約裝飾其宅邸門楣的油畫稿。由於男爵官邸在一九四五年被德國納粹付之一炬,克里姆特原本創作的兩幅音樂主題壁畫則全被燒毀,如今唯有《音樂Ⅰ》油畫稿可以一睹其原有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