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談文論藝/搶救流散香港文物\嘉 妍

時間:2022-09-09 04:24:42來源:大公报

  本周開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特別展覽「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進入最後一期展覽,當中展出的《錢塘觀潮圖》,以即景寫實的手法、俯瞰式構圖,刻畫漲潮時波濤漸起及船隻緊急歸岸的情景,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這件作品不僅是現存最早表現錢塘江漲潮盛況的畫卷之一,其背後更有一場關於國寶「回家」的扣人心弦的故事。

  二○一九年,嘉德在港的秋季拍賣中,一批名為「徐伯郊舊藏鄭振鐸、王毅等『搶救文物』通信集」的信札引發關注,這批信札是國家文化部文物局首任局長鄭振鐸、王毅與徐伯郊的往來信函,為徐伯郊舊藏密件,通信時間介於一九五二至一九五八年之間,當中記錄了「國寶秘密收購小組」香港文物回購的種種過往。

  原來,晚清以來,大量珍貴文物流失海外。新中國成立伊始,百廢待興,國家仍將保護珍貴文物、遏制文物流失擺上重要議程,建章立制,革弊振頹。國家文物部門在海內外大力開展文物徵集工作,當中就包括通過「國寶秘密收購小組」在香港成功搶救大批珍貴文物。

  這項工作自一九五二年開始,至一九五六年下半年接近尾聲,搶救回來的文物中,既包括宋元善本、名抄稿本,如司馬光《資治通鑒》手稿、宋刻《周易正義》、《荀子》等,不乏海內孤本;也包括書畫名品,如唐韓滉《五牛圖》、五代時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南唐董源《瀟湘圖》、宋徽宗趙佶《祥龍石圖》、南宋李唐《採薇圖》、南宋馬遠《踏歌圖》、元王蒙《西郊草堂圖》,以及李嵩的《錢塘觀潮圖》。

  《錢塘觀潮圖》於乾隆年間收歸宮廷,一九二二年因溥儀賞賜溥傑被攜出宮,後歸民國藏家張元曾所有。鄭振鐸曾在寫給於香港從事秘密文物收購工作的徐伯郊的信中曾談及,「第二季必須收購的文物是李嵩的《錢塘觀潮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