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瓜園/「達爾文效應」\蓬山

時間:2022-08-17 04:24:36來源:大公报

  前幾天,偶然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組詩情畫意的圖文:「達爾文效應是浪漫的開始」,「當達爾文效應出現時,光就有了形狀」,再配上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唏噓眼神,真是又文藝又科學,又感性又知性,滿滿地浸透着精緻、物哀,以及──愚蠢和虛榮。

  達翁一生環遊全球,從巴西到新西蘭,從加拉帕戈斯到大溪地,象龜、山雀、甲蟲見過不少,何時見過一個「達爾文效應」呢?其實,這應該是「丁達爾效應」(Tyndall effect),也就是,光在膠體散射。陽光從雲層或樹叢中透出的一束束光柱,就是典型現象。

  只是現在的「媛」們只顧着為賦新詞強說愁,誰管是張飛岳飛,還是丁達爾達爾文呢?以至於現在,以訛傳訛,「達爾文效應」成了熱詞,「丁達爾效應」反倒被擠得無立足之地。這難道也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去年吳孟超院士病逝,堂堂百年學府同濟大學,在官微上掛出「國土無雙」的悼文。而至少有上百位「明星」也一樣的「土」得認真,「土」得真誠。甚至還有人振振有詞:「這是形容整個國土上找不出第一個。」完美的邏輯自洽!真是無力反駁。

  筆者親身經歷過一件事,某次眾人討論一部電影,小有分歧。座中一女生幽幽吐出一句:「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利波特。」筆者正暗暗為這機智的打圓場喝彩。假如此時,女生突然扮個鬼臉,滿座肯定為她的幽默會心大笑。但是,看到她忽閃着嚴肅深沉而感觸良多的大眼睛,只能憋笑,猜想或許她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聽莎士比亞講課時走神了。

  莎翁、達翁、太史公,萬沒料到如今遭如此羞辱。人,不奢望國士無雙,但總要尋求一點自我進化呀。多讀些書,少些人云亦云、附庸風雅的掉書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