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年疫情爆發時我在家,今年七月的防疫措施彷彿回到從前。父母卻說今夏形勢比以往都嚴峻,本地老同學也稱其為「三年來最嚴重的疫情」。
「管控」區生活如何?抗原加核酸雙檢的第一天有點混亂。凌晨才下達通知,出門上班者猝不及防,每日要買菜的老人驚慌失措。起初規則、流程不清,物業人員只能盡力維持秩序,各種小道消息亂飛。官方信息發布的透明、一致與及時性有待改進,也能減輕大家的焦慮。之後社區和物業的服務有所改善。先是讓志願者提前一晚去各家發放抗原試劑,減少不必要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後來物業在核酸檢測點擺攤,每人做完檢測就領一份第二天的抗原。
在炎炎烈日下排隊做檢測,難免有人心浮氣躁,與志願者、鄰里發生摩擦。我們一家很幸運,不用外出上班,沒有就醫急需,未因「時空伴隨」被賦黃碼。小區無陽性病例,沒被「封控」。每日基本生活也有保障。母親習慣網購,食品送來,我們去冷藏櫃自取。保潔鐘點工憑工作證、綠色健康碼能上門服務。我本來在市中心租用辦公室進行網上講座,臨時改為居家進行。對父母來說,最困難的是日常節奏完全被打亂,整個生活好像都圍繞抗原加核酸檢測轉了。
今年回鄉,集中隔離的時間比去年縮短了一半,當時覺得幸運,原來是高興得太早。六月底疫情反覆,防疫措施不斷加碼。七月四日起小區按疫情中風險地區管理,直到七月十五日才基本結束。這次經歷「管控」,和父母、同胞共克時艱,從最基本的層面體驗疫情影響,也是寶貴的人生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