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人類行為》雜誌發表的研究發現,人工智能(AI)算法或有望提出在人群中分配資源的新機制。這項研究針對的是人類合作獲得收益如何分配才公正的問題,研究團隊同時也請人類志願者制定了分配策略,但在投票中,AI的方案受到了參與投票的人類更多的歡迎。看來,AI又一次表現出勝過人類的苗頭了。
分配確實是個難題。人類的很多爭端由此而起。這個研究成果,讓我想起,我第一次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還是讀大一時。當時,政治學課程的老師提出兩道題,讓我們制定最優的策略。第一道:同寢室的同學合夥買了蛋糕,如何分食才能確保公平。有人提出請寢室長來分,有人提出由年紀最長的「老大」分,有人說成績最好的來分,有人說算好蛋糕的體積再平均分。老師給出的答案是:由最後拿的同學負責切分。按照人性爭取個體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此時,蛋糕將被切得盡可能大小平均。第二道:男寢室八個人,每人都有一個熱水瓶,而每個男生一次能拎四個瓶打水,怎麼做既能避免人力浪費,又不讓出力者吃虧?答案是:兩個男生一組,輪流打水,打回後,八人各用各的水。
這些當年讓我們費盡腦汁的難題,對於AI來說,應該輕而易舉,或許它能提出比老師的答案更精巧的策略。畢竟,它掌握的人類經驗以及算力,遠大於任何一個政治學教授。不過,大學四年,我們吃了幾十次蛋糕,喝了幾千瓶熱水,誰也沒有執行過老師給出的「答案」。畢竟,同窗之間誰也不會因為一塊蛋糕的大小,或一瓶熱水,而傷了和氣。學生寢室是個熟人社會,道德約束和情面原則,足以處理大部分問題。
但是,在一個人口規模更大、流動頻繁的陌生社會,分配的公正恐怕不能全靠自律,而需要合乎邏輯和人情的規則,那麼,把AI引入社會治理,可能也不失為一條良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