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心之旋律》劇照。
雖然《心之旋律》一經首映就廣受讚譽,更被APPLE TV以兩千五百萬美元的破紀錄高價收購,並獲得了第七十九屆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提名,但是當它以絕對黑馬之勢斬獲奧斯卡最佳電影獎的那一刻,還是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鏡。自此,史上首部拿下奧斯卡大獎的流媒體電影誕生了,且不是Netflix。
同時,《心之旋律》亦成為奧斯卡史上首部主要由聽障演員參與演出的最佳電影。當片中的父親賽.高素用手語發表獲獎感言後,台下所有人紛紛起立並用手語鼓掌的感人瞬間,成了本屆奧斯卡上除了韋史密夫掌摑主持人之外的另一個名場面。
《心之旋律》翻拍自法國電影《閃亮的歌聲》,講述了一個聾啞家庭的故事。十七歲的露比是這個家庭中唯一擁有正常聽力的人,即英文片名所指的CODA,「Child of Deaf Adults」。作為一個有唱歌天賦的高中生,她的生活幾乎被聽障家人們所佔據,不僅要時刻擔任手語翻譯,每天上學前還要出海,打理經營困難的捕魚生意。當露比加入合唱團後,在老師的鼓勵下申請了伯克利音樂學院,這部分就是電影一定要製造的衝突,讓她不得不在肩負家庭責任與追逐音樂夢之間做出抉擇。
小家庭的故事因為太貼近生活,所以就很容易代入並觸動人心。影片的節奏拿捏得很到位,當衝突解決的時候才更顯得感人。當露比在面試台上一邊歌唱一邊向台下支持她的家人用手語演繹的時候,導演巧妙地以聽障人士的視角拍攝了一段無聲的演唱,讓觀眾切身體會了聾啞人面對這一切時的感受。對,這就是心的旋律。
相比內地《健聽女孩》的譯名,香港譯為《心之旋律》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