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吃年夜飯、看春晚一樣,每年發行生肖郵票也是國人慶祝農曆新年的儀式之一。中國郵政今年一月發行的虎年郵票卻引發了爭議。有網友吐槽:郵票中老虎愁容滿面,一點都沒有百獸之王威風凜凜的派頭,不是猛虎,倒像「病貓」。
原創設計師、畫家馮大中回應:曾多年去動物園觀察老虎,也有虎口脫險的經歷,他筆下的老虎逼真寫實。也有人解讀:兩張虎年郵票,一張一虎獨立,另一張包括一大兩小三隻老虎,分別寓意「國」和「家」的概念,蘊含「國運昌隆,虎蘊吉祥」之意。其實不管如何自稱崇尚「虎」文化,相信大部分同胞都是葉公好龍,不會真願意和猛獸近距離接觸,對動物園籠子裏的真老虎也未必那麼有興趣。希望郵票中的老虎看起來勇猛有力,說到底只是情緒的投射,夢想的寄託,甚至可以說是「缺啥想啥」。
藝術當然需要打動人心,但受眾也不妨放寬眼界,學會欣賞不同形態、不同風格的動物描摹。老虎有兇猛的狀態,但也有慵懶的時刻;有震懾力,也有可愛型。動物學家早就發現,那些眼睛大、臉蛋圓、額頭到下巴距離短的動物因為像沒有攻擊力的幼獸,常讓人覺得可愛,比如家貓。我們不妨也放老虎一碼,不必苛求牠永遠「端着」,時刻顯擺威風。
我還有個猜想:莫非對郵票中的老虎不滿還與近年來對陽剛、威猛的「傳統男性氣質」日益凋零有關?老虎一向被默契地視為雄性,乃至於雌性非得特地說明是「母老虎」以顯示其不尋常。然而,暴戾、冷酷的「有毒男性氣質」真有那麼值得懷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