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藝中年/保育古腔牌子曲\輕羽

時間:2021-09-08 04:28:04來源:大公报

  三聯書店於二○一○年出版黎鍵先生著作《香港粵劇敘論》,應是本地粵劇源流和發展的其中一本重要學術專論。當中第二章提到「相傳粵劇最初的唱做是由湖北伶工張五所傳授的……以所唱京腔傳授當地(佛山)藝人……」第十一章提及「粵劇劇曲,早期沿自弋崑,唱元明以來的長短句曲牌,稱曲牌體……」由此可引證學術界大多認同廣東本無戲曲,初期出現的粵劇唱腔主要承傳自外省。近年香港粵劇界積極進行保育,不時重演古腔粵劇,藉此在舞台上將粵劇的本源立體呈現。

  除了演出之外,名伶羅家英最近在網絡推動了一項計劃,名為「撫今追昔──牌子曲重現世間」,將十二首古腔牌子曲重新錄製,上載於網絡平台,讓觀眾及學者可以研究及欣賞。

  根據家英哥所述,香港早期的粵劇都唱牌子曲,亦稱戲台官話。該等歌曲都是由伶人口耳相傳,至今有些曲牌只餘名稱,但已流失內容(曲詞)。即使後人知道旋律,但對內容亦無從稽考。家英哥將自己早年貯存的曲本重新檢視,並獲得年輕樂師何晉熙相助,再邀請了一批現時活躍於舞台的粵劇藝人,例如龍貫天、溫玉瑜、鄭詠梅等,分別演唱各首牌子曲,在網絡上供觀眾隨時瀏覽。除了十二首歌曲錄像,網站亦包含兩節口述片段,分別針對古曲之考掘與重塑,以及官話之來源及傳承作出導賞。

  各首歌曲長短不一,有些只是兩至三分鐘,最長的《思凡》長約十八分鐘。其中例如《俺六國》,內容除了有關六國封相,該牌子曲不時亦會被後人修改歌詞,再套用在其他粵劇曲本之內,因此觀眾應該較為熟悉。各藝人演唱時聲情並茂,精神飽滿;家英哥親自演唱的《救弟》更是全情投入,炯炯有神。除了資深藝人,還有一些新秀參與演出,令到整個項目的傳承更有意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