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十八彎/中國心 中國興\關 爾

時間:2020-10-27 04:24:10來源:大公報

  一部華僑史,半部潮汕史。近段時間,僑鄉汕頭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承載着潮籍僑胞集體回憶的小公園開埠區也成了廣為青睞的網紅打卡點。

  走在小公園一帶,眼前一座座美輪美奐的騎樓讓人嘆為觀止。以建於一九三四年的中山紀念亭為中心,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擁有全國面積最大的一片騎樓群,也是唯一呈放射狀格局的騎樓街道。這裏的建築樣式中西合璧,裝飾精巧,引領粵東一時之盛。

  上世紀二十年代,汕頭設市後進入建設高峰期。不少愛國華僑在「實業救國」之倡導帶動下,紛紛投資建設家鄉,僅小公園片區的興建,僑資投入就佔約三分之二,兩千多幢僑房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成就一時佳話。可以說,小公園既是汕頭百載商埠的歷史見證,更是華僑參與現代城市建設的集中樣板,潮汕文化、華僑文化、商業文化、建築文化,在這裏融合匯聚、相得益彰,折射出奪目光芒。

  在汕頭,類似這樣的華僑文化地標比比皆是,有着「嶺南第一僑宅」美譽的陳慈黌故居便是其中一處。它由旅外僑胞陳慈黌家族於清宣統二年始建,歷時近半個世紀,佔地二點五四萬平方米,共有廳堂五百零六間,以傳統潮汕民居「駟馬拖車」的格局建造,設計絕妙,獨具風格,放眼全國,大概也僅此一家。

  其規模之宏偉,有一傳說可以佐證。據說當年陳家設一專事開關門窗的傭人,每天清晨開窗,開完所有的窗,已到午飯時分,吃過午飯又開始關,當所有窗戶關上,天也就黑了。

  當年玻璃尚屬罕有之物,貴堪比金,富甲一方的陳氏家族,就直接從意大利等國家進口。據說為了搬運這些材料,陳氏家族甚至挖掘了一條運河來疏通轉運。

  有人好奇,陳氏家族早已在海外建有豪宅別墅,為何還要斥巨資在故里修築另一家園?潮籍作家秦牧的作品「萬里穿雲燕,歸巢戀舊枝。家鄉甜井水,何處不相思」,或可作為註解。

  數百年前,潮汕先民乘坐紅頭船漂洋過海,走出國門,用血淚和汗水譜寫一部篳路藍縷的華僑奮鬥史,也磨煉出勇於拚搏、逆境求變的毅力和膽識。一旦站穩腳跟,他們便不遺餘力、義無反顧地支持家鄉建設,投資設廠,修橋鋪路,興學辦醫,扶危濟困,賑災救難,澤及鄉根。

  這種生生不息的「潮人精神」,在當今之動盪變局中,更顯彌足珍貴,更應弘揚禮讚。不忘中國心,方得中國興。

逢周二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