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食色\不可貌相錦市場\判 答

時間:2019-10-10 04:24:15來源:大公報

  隨着一年前東京築地市場搬遷至豐州,人們心中的一個標誌性建築也畫下了休止符。雖然場外市場仍在,但沒有了早起金槍魚的拍賣聲,也沒有了魚販們往來奔波的身影,總覺得少了真實的煙火氣。但其實,日本富含濃濃人情味的地方遠不止這一家,跟築地和大阪黑門市場同被譽為日本三大廚房的京都錦市場,也絕對是個好去處。

  在京都這個三步一座神社、五步一間寺廟的風雅城市,錦市場的存在算是個異類。所幸,如果你既不是文人也非墨客,只是單純愛吃,剛好可以在這裏找到歸所。很多人都想像不到,這條約四百公尺的小路竟然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早在一六一五年,幕府特許鮮魚商販在錦小路附近擺攤,錦市場就此誕生。更神奇的是,歷史總是有驚人的默契,更早一點回溯,從平安時代開始這裏就成為鮮魚進入皇宮的中轉口。若是在古代,應該會被看作神明守護吧!不過這個神明不是別人,正是周圍那股相當清澈、流動性高的地下水,跟往來停駐的魚兒們一拍即合。

  所謂的得天獨厚,指的大概就是它了。也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一眼地下水,就沒有今天的錦市場。即使後來的一九二七年,京都中央批發市場建立,很多魚販搬遷過去,錦市場也依舊沒有丟掉「水產霸主」的光環。你不僅能偶遇日本各地的新鮮海產,還有能用於熬煮高湯的魚乾、昆布、鰹節等乾貨,更不用說當地人引以為傲的京漬物是多麼地道了。

  如今的錦市場,在各類食材商家的加持下,早已不局限於海產品。但跟一些作為宣傳窗口的綜合市場不同,這裏的商品少有試吃,種類也偏向於實用居家而非伴手禮。歲月流逝,每一樣商品依舊承載着京都悠遠而豐富的歷史,想要知道當地人餐桌的樣子,來市場走一走,答案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四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