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幾個「翻案」「抬槓」的案例,基本思路是通過表面上否定前人古詩的方法,另闢蹊徑,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心聲。然而也有一類,卻真的是國恨家仇,是勢同水火的善惡美醜之爭。
南宋周麟之有一首詩:「也學賦詩橫槊公,浪拋狂語倡群凶。由來立馬元無地,空指吳山第一峰。」熟悉宋金歷史的人,光看最後一句,便會立刻領會詩鋒所指。
南宋偏安東南,一直遭受北方金國的威脅壓迫。到了海陵王完顏亮執政時,一心要想要一統天下。他讀到柳永的《望海潮》一詞,稱讚杭州之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隔年以六十萬大軍南下攻宋,並賦詩明志:「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平心而論,此詩不乏捨我其誰的霸氣。
但驕兵必敗。金兵在採石大戰中了南宋名臣虞允文的埋伏,進退失據,軍心大亂,完顏亮本人也被部下所弒。這是宋金對抗中少有的大勝。
周麟之得知捷報,漫卷詩書喜欲狂,一口氣作了《破虜凱歌》二十四首。這最有名的「空指吳山第一峰」就無情地諷刺了完顏亮的自大狂妄,把他比作橫槊賦詩而後來同樣兵敗長江的曹操。另外一首《破虜凱歌》:「採石江頭萬鼓鼙,祭天台上手揮旗。坐驅朔馬為魚鱉,笑殺江南踏浪兒。」言辭更為辛辣犀利。
巧合的是,周麟之籍貫是海陵(今江蘇泰州)人,著有《海陵集》;而完顏亮死後追貶為「海陵王」,再貶「海陵庶人」。
一九三八年,著名報人朱惺公擔任上海《大美晚報》副刊編輯,宣傳抗日。他以「陳劍魂」筆名將汪精衛早年刺殺清朝攝政王載灃未遂於獄中所寫詩,每句加兩字,改為:「當時慷慨歌燕市,曾羨從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終慚不負少年頭。」可謂極盡諷刺。汪偽群丑大怒,派特務將其暗殺。
(五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