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王銍的筆記《默記》,記載有兄弟養母孝行得善報的事。
光州,有戶姓畢的人家,兄弟兩人,靠打短工養活母親。他們的工作,主要就是替人挑糞。有一天,到了吃飯時間,仍然沒有人來僱他們,兄弟倆很擔心,沒有工錢,今晚母親要餓肚子了。想了想,他們還是挑着空擔,走村串戶,邊走邊吆喝。
到了下午,還是找不到活,他們茫然四顧,憂心如焚,走得也有些累了,就枕着擔子,在杏山觀前休息一下。
忽然,一道士從觀中招呼兄弟倆:我正要掏廁所,你們能幫我嗎?按照道士指的方位,兄弟倆開始掏糞。掏着掏着,發現了好多器皿,仔細查看,都是金子打造的,共有兩擔。兄弟倆裝好金器,急忙找方才的道士,找來找去,不見蹤影。他們就問觀中其他道士,都說沒有這樣的人。他們將糞擔報告給觀主,觀主報官。
太守問明此事說:這是你們應得的東西,政府不能要。太守將這兩擔金器,全部判給了兄弟倆。
兄弟將金器賣了,用來置田買地,成了富人。他們教子讀書,兒子都考中進士,孫子都做了郡守。
這顯然是好人好報的典型。
好人好報,可以分很多類型,這裏講的是孝。
發現金器的情節,也並不是完全胡扯。道觀的廁所裏,說不定就是盜賊們偷來存放在此的不義之財。從古到今,人類一直將人糞當作寶貝,不僅糞本身可以賣錢,廁池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的遺失物,這些遺失物,就是對掏糞工最好的回報。
另一個角度,宋朝就有掏糞工人在村子裏轉,做衛生保潔工作,還是相當不錯的。那個道士,虛構的道士,也不覺得彆扭,上天對善行孝順的報答,總要通過一種特別的方式來實現。
英雄莫問出身,許多成功人士,就是這樣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