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套真人騷節目,引起了歐美,以至我身邊朋友的熱話。這節目名叫《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由著名日本整理學專家近藤麻理惠主持。每一集,近藤麻理惠訪問一個家庭,協助他們整理家居,並且從中解釋她的整理學之道。
自二○一○年出版《怦然心動人生整理魔法》一書後,近藤麻理惠火速成名。該書在日本售出過百萬本,其後翻譯成英語,在美國售出多達一百五十萬本的成績。二○一五年,近藤麻理惠入選美國《時代》雜誌「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列,成為了「整理學」的代言人。那麼,她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魔法」有什麼令人怦然心動之處呢?
跟不少暢銷書籍一樣,近藤麻理惠成功提出了一條清楚易明、疑似舊酒新瓶的原則,並以一本書的長度,以至一連八集的節目,當中涉及一個又一個的個案,以反覆證明、解釋、推廣她的整理法「原則」:在整理物品時,如果遇到能令你自己感到「怦然心動」的物品,你就將它留下,否則,你便可以一一跟它們道謝、告別、丟掉。
在她的節目中,近藤麻理惠按着她的原則,協助一對夫妻整理因為兩個幼兒而造成的混亂房間(但有誰理會那兩個孩子的「怦然心動」呢?)。她又教導了一位寡婦如何丟掉不需要的東西,並將值得留念的東西置於盒子之中,以圖忘記傷痛,繼續人生(但誰知道那婦人後來有否後悔丟了一些東西呢?),而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我要為了減少我的身外物,而購買更多那些「特製」的大大小小的盒子呢?
走筆至此,又讓我想起一件事。話說,在我跟妹妹還是共用一個房間的日子,有一天,妹妹在整理房間,拿着一盒朋友們寫給她的信,並在猶豫應否丟掉,她問我意見,我便答道:「記憶是留在心裏,而不是在這些物件之中。」我的話,像近藤麻理惠的話,滿有道理的,妹妹就此丟掉了那一盒信,後來後悔,並且怨恨我至今,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