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校對如掃塵/陸布衣

時間:2018-08-14 03:17:18來源:大公報

  宋代朱弁的筆記《曲洧舊聞》卷第四載:

  關於校書,龍圖閣大學士宋次道有這樣的觀點:校對書籍,就如同打掃灰塵一樣,隨時掃隨時都有。他家的藏書,都校對三五遍以上,所以,天下的藏書,都以他家的藏書為善本。宋學士曾經居住在春明坊,仁宗時,士大夫喜歡讀書的人,多願意在他家邊上找房子住,為的是借書方便。當時,春明坊那兒的房價租金,常常要比別的地方高出一倍。陳叔易經常對我說起這件事,一說完,總是感嘆:這種風氣,再也看不到了啊!

  先說差錯。校書如同掃灰塵,隨掃隨有。一千年前的觀點,還是說到了校對的要害處。無錯不成書,迄今為止,世上好像還沒有一本沒有差錯的書,書中的差錯就如同那陰魂不散的鬼魂,布衣我也是深有體會。無論哪一校,無論過了多少人,仍然有差錯。曾有雜誌誇下海口,他們的雜誌沒有差錯,不想,卻是錯得不少。萬分之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規定的報紙差錯率,法定的,這說明,差錯應該有合理的存在。

  再說讀書。這樣認真的宋大學士,他的行為,就成了讀書人的榜樣。讀書要讀他家的書,因為他家的書差錯少,做人要做他那樣的人,因為他是讀書人的楷模。房價算什麼,那都是身外之物,讀好了書,什麼錢啊財啊名啊,統統都有了。宋學士有點像今天的各類名校,名校邊上的房子,無論多舊多小,價格總是連年漲,離譜得讓人匪夷所思。但,那時的人們,追的是讀書名人。毗鄰而居的意思很明白,是為了經常能向他學習。

  唉,難怪陳叔易要感嘆了,在宋朝那個時候,這種現象就沒有了。這真是一種難得的現象。無論什麼時候,將讀書人當作名星追捧,都是一件值得效仿的好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